地板行业在飞速发展,不断完善之时,盲目代工、冒名生产、知假采假等现象也在行业内不断滋长,这些投机取巧的行为无形中将地板这个市场的水搅的越来越浑浊。

在地板行业进入“品牌时代”的今天,消费者在选购地板是也开始有了“品牌优先”的心理,表面上消费者对于地板品牌的认知度逐渐提高,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在地板行业的“品牌”市场也有让消费者“伤不起”的地方。

业内人士爆料说,以前实木地板对资金、设备要求比较高,因此,市场还是很规范的。但进入2000年之后,随着多层实木地板(又称多层复合地板、实木复合地板)的生产推广,地板进入门槛拉低了。“一百万左右就可开个小型地板加工厂,一年就能收回成本”。

小型地板加工厂为了生存,大多会生产假名牌产品。往往这些加工厂会给生产的地板加以“化装”,达到以假乱真、真假难辨的程度。其中最常见的方式就是“转印”。筒单来讲,“转印”就是先在普通木料板上覆盖一层灰浆,再利用电脑技术在木板上印上厂家想要的木板的花纹,最后进行油漆。

整个过程只要5分钟左右,一块普通木料板能化装成任何想要的实木地板。加工前的木板一般是质量较差甚至有虫眼的木料,成本连100元都不到,加工后就成了售价300元-700元的高级地板,外行的消费者凭肉眼很难识别。

除了生产假名牌外,这些小厂还会为品牌企业代工生产。现在时髦点叫OEM,不少品牌地板的主要生产模式其实都是OEM,即他们出品牌出设计,找加工厂生产。行家认为,“有些企业已经完全没有自己的生产线,所有的产品都是代工生产,但质量监控却没有跟上,不同代工厂出来的产品品质很难保持一致。”监管的缺失令这些代加工的地板良莠不齐,并进而衍生出一条灰色利益链条,最终由消费者买单。

小编提醒消费者,购买木质地板时应到正规建材市场购买地板,最好选择知名度较高的、质量保证体系认证的名牌产品。购买时应看清产品的说明书或检测报告,购买后索要发票。这样,一旦产品有质量问题,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可以提出索赔。

实木地板生产不同于其他消费品生产,那种常年稳定,订单性很强,经常要交货时,生产跟不上,就会去市场“抓货”。这个“抓货”不同于平时相对稳定的签有合作协议的代工生产,而是临近交货期,在市场上寻找任何可以生产同样产品的加工厂,提供样板,告知技术要点,限定时间交货,主要对象就是小加工厂,其技术水平很难保证质量,最后的品质可想而知。

扩展阅读

地板行业“得消费者心理者得天下 ”


现代社会,地板成为一种为空间增添美感的事物。按照以往的观念,购买地板完全是一种奢侈。在入不敷出,青黄不接的年代,人们只要有片瓦遮顶就能觉得满足。但是时代一直在变迁,传统意义上的温饱已经不成问题之时,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苛刻,追求的是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因此,地板的产生可谓应时代之需而生。首先从物质上来说的话,地板具有照明、取暖等多重功能,让人们体验光明的同时也能体验温暖。另外从精神上来说的话,目前的地板花样百出,各种精致、美妙更是不言而喻,让人们在抬头望天之时还能享受视觉盛宴。

但是,尽管地板应时代之需出现,但是也不乏竞争带来的压力。如何才能在众多的地板企业重脱颖而出,成为一个当之无愧的冠军呢?唯有抓住消费者不断变化的消费心理。

那么,目前的消费者具有哪些消费心理呢?

首先必须是具有个性的东西。当今时代,越是大众化的东西越为大众所鄙视和唾弃。在曾经的中国人眼里,只有外国人才讲究个性,而奉行儒家中庸之道的我们则认为没有个性是最大的个性。当然这样的想法还或多或少残留在我们的心中,但是开放和自由之风愈刮愈盛的现代,个性这样东西越来越为我们所需要,甚至有时我们需要以此来凸显自己,让自己找到一种价值感与归属感。

另外,还有一种情感心理。世界无奇不有,有女子要与猫咪结婚,也有男子要娶眼镜蛇为妻。这些事件无不告诉我们:有什么样的心理和情感,就会走向什么样的人生。从中给地板企业的讯息是,如果能在情感上打动消费者,那么要想让地板带来销售风暴也并不是不可能的。目前各行各业都开始发动情感攻势来推进营销,像德芙巧克力、口香糖等,以亲情、爱情等攻占了人们的心。地板行业也开始大打亲情之战,给消费者以家的感觉,以亲情打动消费者,走入消费者的内心。

其三,追求实用性心理。虽然现在是个性的时代,但是实用还是大部分消费者最注重的要点。地板的功能性目前也越来越为企业所重视。地板从取暖功能、除菌功能延伸到了阳台的集成晾晒机功能,这些功能越来越受到健康和养生的人们的青睐。

古语有云“得民心者得天下”,而在商场,也是同理,唯有掌握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才能掌握市场,成为赢家。

行业“傍名牌”现象丛生 消费者需认准正牌地板品牌


在中国,山寨是一个很严重的现象,之前有很多关于产品山寨的段子,在地板等建材行业也不例外,如“香港箭牌卫浴ARRQVV”、“大自然盘古”地板等和知名度很高的建材品牌名称相似的品牌。

对于初入地板市场的消费者来说,名称相似的品牌很难辨认真假。地板行业品牌混杂的原因有多种,除了故意套牌外,生产商无品牌意识、对商标保护意识不够也是主要原因。消费者在选购时,除了认准品牌,还要对产品性能多加了解,避免买错“名牌”产品。

“傍名牌”、山寨在地板等建材行业并不鲜见,尤其在瓷砖、卫浴、橱柜、地板等产品领域。事实上,在建材行业,除了“傍名牌”,假冒品牌生产、销售产品的事情也不少。某地板品牌负责人称:“一些做过经销商或在品牌担任重要职位的人,从生产到销售都很了解,他们生产的产品多销售到工装领域,行业里有很多这样的案例,大多稀里糊涂过去了,我们也没有办法。”

在某建材城的进门位置,记者看到了“香港箭牌卫浴”。仔细一看,“香港箭牌卫浴”的商标为“ARRQVV”,而非“箭牌ARROW”。名为“香港欧派卫浴”的商标为“OPAI”,而非欧派家居集团的商标“OPPEIN”。类似的例子还有“大自然盘古”地板、“东鹏1陶”瓷砖等。

消费者在购买时,仔细看看商标文字、字体、颜色、英文拼写,很容易分辨出谁真谁假。如果走入某名牌店内,产品价格特别低,要注意看是否认错牌子,以免被忽悠。

商标故意与其他品牌类似的做法,目的是让消费者产生误解,如果消费者知道“此物非彼物”还要购买,无可厚非;如果商家诱导消费者误以为是其他品牌,就涉嫌消费欺诈了。这种情况在每个行业都有,主要是利用消费者喜欢低价的心理。品牌之间的模仿、隐喻和有意混淆的情况,被侵权企业可以要求对方停止使用。

“傍名牌”的事情在地板行业里太多了,遇到这样的情况,消费者买了一个品牌名字与某大牌地板很像的产品,质量出问题反而找该品牌投诉,仔细问才知道事情由来。作为经销商,如何追究这些品牌责任?地板品牌更没精力一个个追究。还是希望消费者提升品牌消费的意识,看重产品性能,不良品牌也会退出市场。

地板行业贯彻服务战略 消费者是主导


随着地板市场的竞争愈来愈激烈,诸多地板品牌也开始各尽其能,进行相关市场谋划,以其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生命力生存下来。

服务要注重速度及时效性

在面对恶劣市场环境的情况下,很多新晋地板品牌或经营理念较差的经销商只会选择价格战来维持艰难的经营,而优秀的经销商则会不断的通过提升对顾客的服务以及反映速度来满足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部分地板企业在其经销商体系推行4S服务体系,在售前、售中、售后三个环节加强对客户的服务水平的提升,通过给客户营造一种舒适、领先的购物环境的同时,让每一个购买地板的客户能感受到欧派领先的全方位的服务及备受尊崇的购物体验,真正给顾客一种上帝的感觉。

因为当顾客能接受品牌的消费理念之后,顾客更多的时候关注价格的成分较少,更多的关注的是一种感受,一种被无比尊重的感受,才会让他们感觉到不同品牌的价值感。

品牌差异化的建设围绕消费者展开

作为终端的地板消费者,他们更希望购买的商品能在更短的时间完成安装使用,同时在购买商品之后,更多关心的是否能省心。那么消费者在购买商品的过程中,速度和无忧的服务将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而目前,很多企业制约其发展的一大原因,就是对订单的反应速度以及对顾客的反应速度过慢。

因此也有部分企业意识到速度会制约企业未来的发展,很多企业为了拉开跟竞争对手的差异以及提升其在市场的竞争力,在全国分区域开设分厂。

恶劣的市场最终会使竞争力差的品牌和企业面临洗牌,新的竞争格局也将产生,任何商业活动必定要能达到满足厂家、经销商、消费者三者的利益才能保证商业活动的健康长久的经营下去,任何偏离这一原则的商业活动最终都会走向消失。同时随着消费者越来越理性,消费者对速度和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强,那么能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企业才能更加具备竞争力,在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处于竞争的强势品牌之列。

消费者是上帝 地板行业抓“眼球”困难


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时间、注意力和信任度已成为消费者的稀缺资源,地板企业在品牌推广阶段,是需要消费者的注意力以及信任度的,如何有效抓住消费者的眼球亦将成为各大企业能否在品牌发展阶段的关键。

置入式营销顺势诞生

消费者时间的缺乏常常意味着注意力的缺乏,在一个商家和企业极力想引起消费者注意的经济社会里,“注意力”、“眼球”成为了消费者手中的财富。

在现实生活中,一方面地板企业的广告费有一半被浪费了,但不知道哪一半被浪费了;另一方面是消费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更高的如娱乐、精神等方面的消费。在这种广告信息铺天盖地的时代,只有把广告做得不像广告,让受众在没有任何戒备心理的情况下悄然接受,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置入式营销(也称“隐性广告”、“植入式营销”)指在一部影视作品或一本书中,故事的主要角色使用一个现实生活中某品牌的商品,从而达到营销传播的目的。

置入式营销的运作与效果

小编了解到,由于能让受众在没有任何戒备心理的情况下悄然接受,置入式营销已经成为了一种最时髦的品牌推广方式。置入式营销需要电影制作方、广告客户、广告公司三者之间的有效配合。根据的电影剧本整理出广告与电影可能巧妙结合的地方。

将广告像有生命的东西一样完全融入到电影中,而不是突兀地强加进去。作为地板企业而言,如何和影视制片人开展友好合作,进行一次完美的隐性营销,在运作置入式营销过程中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注意:一是具有实体的产品与影视作品的融合更为容易,也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尤其是将该产品作为主要道具使用时更具有营销力量。

置入性营销需把握度注意潜在风险

置入的重要前提是观众千万不能反感,而且在该置入的地方才置入,地板企业也不要一味要求出现的频次,不能为了置入而置入,出现得多不如出现得巧!有的时候,一个让人生厌的置入式广告虽然被观众记住了,但实际效果适得其反,本是希望达到让观众“记忆、感兴趣、乐于购买”的目的却不幸给观众注射了“抗体”,让他们对品牌形成负面印象。

因而应注意“度”的把握。地板企业与名导、名片、名演员合作,如果合作顺利,取得的结果自然是双赢,但是如果双方选择的切入点不太合适,那么是否也可能会对一方或双方造成负影响呢?如在《天下无贼》中,宝马车的车主是一个好色又愚笨的商人,并因此被刘德华和刘若英扮演的贼公贼婆轻易地将车子骗走,而骗到宝马车的男主角刘德华又开着宝马车教训小区的保安“不要以为开好车的就一定是好人”,这有损宝马汽车的形象。

由此可见,地板企业虽然选择对了一部值得参与和投资的影片,但是如果没有仔细分析电影的剧本和情节,就会一不小心在影片中成为一个负面“角色”,那么即使影片可以很成功,也不能带来产品或品牌的正向传播,反而会因为影片带来的巨大影响力,使品牌的负面影响被无限扩大。这也正是置入式营销所隐藏的风险。

地板行业“洋品牌”乱象亟待整治 消费者选购需谨慎


地板市场上山寨洋货盛行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者对于地板产品的品牌和档次也有了更高的需求。在大部分消费者眼里,“洋品牌”或许更受青睐。洋品牌的地板等家居产品往往更易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是,由于家居市场鱼龙混杂,洋品牌产品随处可见,所以,笔者也要提醒广大消费者,提高警惕,切勿盲目的追求所谓的洋品牌。

如今的家居卖场,地板也盛产各种“山寨洋货”。消费者在逛家居建材卖场的时候,往往发现杂乱的品牌让人看不懂,有些品牌故意模仿大牌,名字非常相似,只是个别字母之差,有些店面打出世界品牌的旗号,但是出售的产品却风牛马不相及,让消费者难辨真假。

“洋品牌”地板或存在诸多问题

 

“品牌”、“证书”都是现在家居卖场促销你手段一种表达方式,并且在当今卖场上,标注着巴西檀香、南美洲榆木、奥地利白橡、法国玫瑰橡、俄罗斯橡木、越南红檀等手段十分常见。其实,这都是消费者误以为国外的东西就比国内的好,所以经销商都标榜地板是“进口”的,再把售价提上一个档次,反倒销量见长。

 

业内人士提醒,很多号称进口的地板基本都是国产的。如果商家不承认只是国外进口木料而在国内进行加工,那么消费者要求查看当年批次的入关报告,商家自然拿不出来。另外,消费者还不要盲目相信一些尚未听过的质量免检证书,因为这类证书并未相关权威机构认证,其真实可靠的程度也无法权衡。消费者想明辨真伪,可以在国家相关认证机构的官网上进行查询。

地板行业缺乏理性、中国消费者对地板缺乏了解,是导致地板行业“洋品牌”盛行,行业迟迟不得发展的重要原因。在当下的地板市场上,消费者面对花样繁多的地板品牌,还需提升辨别能力,防止掉入“洋品牌”的陷阱中。

地板行业长期代工生产滋生畸形产业链


代工在地板行业来说已经不足为怪,部分中小型地板企业其实就是大品牌的“代工厂地”,这些代工厂的存在不仅将行业的正常秩序扰乱,也拉低了地板市场的品牌诚信度。

地板代工生产已然成为公开的秘密

地板的生产标准化程度较低,代工定做产品中不乏质量差的产品甚至假货。业内人士呼吁,企业在选择代工生产方式时,应在选料、工艺、流程等方面对代工工厂有一定了解和管控,提升产品质量,维护自身品牌形象。

买到的地板虽是“名牌”产品,但有可能并非其品牌生产。近日,消费者曲先生就遭遇了此类事情。据他介绍,在某地板品牌专卖店购买了一套实木地板,用过一段时间请人保养时发现,其材料在打磨过程中脱色,材料并非全实木。曲先生找到商家,对方表示,这套地板并非本工厂生产,而是在外“拿货”后贴牌再售出。最终,商家以退款处理。

如今,在地板及制品行业,代工定做现象非常普遍,消费者买到的品牌产品可能并非其品牌工厂生产。据某地板企业负责人介绍:“企业拿货或请代工工厂生产加工的做法非常普遍,已经成为行业中公开的秘密。”

追逐高额利润是“万恶之源”

生产成本过高是很多企业选择代工产品的原因。在业内,代工现象普遍集中在椅子、案几等小件产品。因为小件产品外形、结构相差不多,并不需要企业投入太多设计研发成本;此外,衣柜产品工艺相对简单,产品附加值也不高,相对大品牌较高的人工成本、运输成本等企业运营成本,小作坊生产的产品成本更低。品牌企业便选择代工产品,附以自己的品牌,赚取更多的利润差价。

除此之外,衣柜企业生产能力和储备原料有限,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也时常有“拿货”的现象。业内人士介绍:“有的衣柜厂家发展速度很快,几年之间开设了很多店面,而生产规模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只能通过拿货方式解决。”

长期代工生产滋生畸形产业链

企业代工定做基本有以下几种模式:从一些小厂家或小作坊进口半成品或成品,经过再加工后售出;或直接向小厂家下订单,拿到成品后冠以自己的品牌再售出。

据业内人士介绍,代工企业主要为小工厂或小作坊,这些地板企业专为品牌生产代工产品,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据小编了解,一些品牌近几年发展迅速,迫于市场需求,代工定做产品已经成为其主要产品,有的甚至超过80%以上。

地板行业产能过剩 代工生产成致命伤


在成本压力快速上涨的地板行业,整个木材进口价格正在上涨,木地板生产企业正面临成本上升的困境。而对于一些以代工生产的企业来说,更是压力倍增。

成本上涨之下代工地板企业最遭遇殃

大厂家将集中掌控原材料,一些小工厂、小品牌的原材料资源优势将逐渐丧失。生产规模小的企业将在市场中更加缺乏竞争优势而被淘汰或被迫转型,部分小厂将更加明显成为大品牌的OEM工厂,同时,掌控资源、拥有规模生产优势的大品牌将逐渐垄断整个地板市场。

代工厂是明显的“两头在外”,即设计、销售环节都在外地,自己没有品牌,只接受别人的代工订单。市道好时,代工厂不愁订单,但市场收缩后订单应声减少,同时上游品牌商转嫁压力,压缩加工成本,有知名品牌商透露:“每块地板给的利润也越来越少了。”

地板行业产能过剩代工生产成致命伤

代工厂之间是成本的竞争,对变化最敏感,诸如人力成本、能源成本的提高都会让其感到比同行更大的压力。记者在采访某家为知名品牌代工的地板企业时,就遇到工人抱怨:“已经连续两年没涨工资,走了不少同事。”为了降低成本,不少投资者将厂转移到原料产地或工人工资更低的外省,记者采访了几家本地的代工厂,均坦陈:“价格战太激烈。”

代工地板企业销路不畅库存不断堆积

有本地代工厂向记者证实,由于今年的价格竞争,工厂已经两度降价,累计幅度10%—15%。本地目前不少2009年前后动工建设的地板厂只上了预计产能的1/3,某地板厂准备明年3月投产第二条生产线,而其实际上有6条生产线已经通过环评,剩余的何时动工,负责人含糊回答:“看市场反应。”

对于代工厂来说订单就是命门。某家代工厂生产最新技术地热地板,但上游品牌商拗不过市场的变化,宁愿不要订金也要退货,然而地板厂库存压力也备受挑战。

这是一个缩影,对于地板行业来说,这几年由于生产过剩导致的积压库存是全行业都要面对的问题,上游无法消化,被动的下游承受更大的压力。

消费者“芳心”难得 地板行业抢占主动权


当下,地板行业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地板产品价格之间的竞争也开始变得愈加激烈,各大地板企业的利润空间相较于往年也更是有所“缩水”,如何才能摆脱当下的困境,地板企业还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品牌推广,用优质产品和可信品牌来获得消费者的“芳心”。

地板企业需加强品牌竞争优势

在竞争中,地板企业要比竞争对手更强,才能获得比较优势。如果自己的优势正好是对手的劣势,那就是最好的状况了。地板企业要充分强化自己的优势,强化自己的优势比改变自己的劣势更重要。要懂得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在竞争中获得主动权。

从全球范围来看,地板产品在整体铺装材料中的比例正在扩大,随着世界经济的整体发展和现代家居理念的深入,地板产品的需求也在稳定增加。从近几年的市场数据来看,中国地板产销情况良好,且增长势头明显。随着国家对地板产品质量、环保标准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消费者日益追求产品的个性化和品质化,今后地板行业的门槛将越来越高,缺乏品牌影响力,综合实力较弱的地板企业将逐渐被市场所淘汰,品牌企业将更具优势。

强力品牌的影响力对发展到成熟阶段的地板行业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在发展市场依旧广阔的今天,地板企业必须注重塑造强力品牌,发挥自己的优势,才能在行业发展中走向康庄大道。

地板企业以行动力抢占市场先机

不过,有时候竞争不是看谁的方案更好,看谁的思维更全面,看谁的方法更高明,而是看速度,看谁的动作更快,看谁的执行力更好,这才是取胜之道。

没有机会的时候要等待机会,一旦机会成熟,地板企业就要迅速行动,不给对手以还手之力。还有一种速度,指的是不一定要等到思考很完善的时候,机会完全成熟的时候才去做,而是要立即去做,在做的过程中去改正、去抢占先机,只有抢占了先机才能把握主动性。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