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国产木地板行业洗牌剧烈,品牌数量急剧减少,这从广州家居卖场的专卖店数量可见一斑,以前每个家居卖场的木地板专区都有20家左右的品牌,而现在展示品牌均不到10家,且很多外埠品牌已难觅踪影;另一方面,2011年以前,广州没有进口木地板品牌,而近两年进口品牌每年递增,尤其以性价比高的复合地板和强化地板市占率高。业内人士指出,木地板行业品牌集中度提升,将使得一些中小品牌难以为继,而一线品牌在零售市场的占有率将大幅攀升。

本土品牌

五年间地板品牌数量“腰斩”

作为最重要的装饰材料之一,木地板素来是家居卖场必争之地。而记者近日走访发现,昔日占据每个家居商场重要位置的木地板板块已风光不再,木地板区的展示面积和品牌数量萎缩严重。番禺吉盛伟邦、马会家居、美居新生活、欧亚达家居、越和建材中心、五洲建材中心等六大卖场的建材馆,木地板品牌均在6家左右,仅有马会家居卖场里的品牌达到9家,其中有5家为进口地板品牌代理。

据深耕广州木地板市场十余年的大自然地板广州分公司总经理王伟东介绍,广州木地板行业最繁华,竞争最激烈的当属2005年~2008年间,当时广州精装房比例还没有现在高,广州消费者对于实木地板的青睐和需求正值最高峰,当时美居中心C座、吉盛伟邦建材馆、AEC建材城等每个家居商场的木地板专卖店都在20家以上,但当时广州木地板市场中小品牌众多,品牌质量良莠不齐,给消费者带来不少误导和纠纷。

外埠地板品牌在穗处弱势

近年来,多个曾经活跃广州各大家居商场的木地板品牌销声匿迹或收缩战线。宏耐地板、鸿基地板、德尔地板、生活家地板等近十余个品牌都已在广州大型家居卖场鲜见踪影,或仅剩余建材超市渠道在售卖。圣象地板、北美枫情地板等品牌的门店数量急剧减少,就连品牌价值排名行业第一的圣象在广州市区门店已仅剩越和建材中心一家。曾在广州比较活跃的浙江品牌世友也收缩战线,目前门店也仅剩一两家。记者走访发现,目前在各大卖场布局均匀、销售活跃的地板品牌都是来自广东的本土品牌:大自然、富林和金钢鹦鹉。

为何外埠地板品牌在广州始终难以施展拳脚,富林地板董事总经理胡造奇表示,由于建材产品的区域性消费习惯还是十分明显,加上广州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十分特殊,喜爱实木产品、追求性价比、偏爱本土品牌等等原因,致使本土品牌相比外地品牌更有竞争优惠。

外资品牌

进口品牌抢占国产地板市场

与国产地板品牌集中洗牌相对应的,进口木地板品牌却在这个时期集中杀入广州市场。据悉,在2011年以前,广州市场还没有一家进口木地板品牌,2011年以来,芬兰帕纳、丹麦雍客、德国柏丽、葡萄牙阿默林、比利时宝地雅、爱沙尼亚EstaParke等近20个世界知名木地板品牌陆续通过代理商登陆广州,与国产地板品牌抢占本已捉襟见肘的木地板市场份额。

就品牌分布而言,目前朗居地板、LAK地板、柏丽地板、必美等多个进口地板品牌都将旗舰店设在马会家居,而美居新生活、吉盛伟邦、五洲建材中心、越和建材中心也有部分进口地板代理专卖店进驻展示。目前广州市场上的原装进口地板大都来自欧洲,而欧洲地板的环保性能也是世界公认最好的。

爱沙尼亚EstaParke地板广州总代理易承彬告诉记者,在外观上,进口地板与国产地板最大的不同在于,进口地板更倾向于自然的表达,能够接受木材本身的缺陷,比如,虫眼、疤结、裂缝、色差等,更重要的是,欧洲地板漆面采用木蜡油和自然油,安全性达到食用级别,这确保了顶尖的环保性。这些环保上的绝对优势正被越来越多的广州消费者所重视、认可和接受。

进口强化和复合地板受欢迎

除了优越的环保性能外,进口地板的价格也走下“神坛”,与国产地板趋近。据了解,原装进口瓷砖和进口卫浴产品,价格至少是同档次国产瓷砖的三倍以上。而进口地板的价格则奢俭由人,强化板有低至200~300元/平方米。比如,大自然代理的德国科诺强化地板,占据欧洲市场80%的销量,而其产品在广州市场的价格在200~600元/平方米,与国产地板售价差异不大。据德国柏丽地板广州总代理陆鸣介绍,由于强调对资源的保护,强化地板在国外属于非常大众化、工业化的产品,技术成熟,生产规模大,成本相对较低,因此在国外的售价跟国内的同类产品差不多,事实上,其进入中国后的价格也不会很高。

业界分析

品牌集中度提高有利行业发展

广州木地板零售市场诸多变化的最终结果会如何?对此,业界人士指出,近几年来,国内地板行业一线的品牌集中度大幅提升,导致上游原材料屡屡上涨,终端运营成本年年递增,使得一些中小品牌难以为继,竞争的加剧使得一线品牌在零售市场的占有率大幅攀升。

早于2009年就预言木地板行业将有大洗牌的圣象集团总裁郭辉表示,木地板品牌集中对于行业来说是很好的良性循环,一二线品牌通过企业实力和技术优势,从打价格战、玩概念、练内功到上市,对于提升木地板行业的整体形象和消费者权益是很有利的。

家居商场的木地板品牌数量减少,消费者的选择性也就减少了,这对于消费者而言,究竟是好还是坏?广东省建筑装饰材料行业协会会长兰芳表示,数十个一、二、三线品牌同场竞技,容易给小品牌傍大牌带来机会,也给天花乱坠的宣传制造土壤,竞争秩序的混乱只会给消费者的利益带来损害,经过市场洗牌之后,具备资金和技术实力的诚信品牌留下来,虽然消费者的品牌选择性减少,但多了几分质量和售后保障。

精选阅读

地板企业亟待转型升级 品牌集中度需加深


目前,为了迎合市场的发展,整个地板行业都在进行相应的调整,地板品牌集中度提升对于地板行业来说是利好的,特别是大品牌的地板企业的竞争优势就更加凸显。拿地板行业现阶段的发展状况来说,地板品牌数量暴涨的趋势有所缓解,甚至随着市场的淘汰赛也在逐步的减少,这对于日后品牌的集中化发展将会有更好的影响。

转型升级成为行业发展趋势

随着国内地板市场的成熟,消费者对地板的要求逐步提高,消费者对地板产品的需求更倾向于其品质。因此,国内地板企业,尤其是中小地板企业,唯有依靠自主创新、打造品牌的转型升级,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一位地板行业人士告诉记者,“企业若从研发技术、产品性能、营销模式上都不假思索地‘拿来主义’,对整个地板市场而言,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对企业来讲,无自身独特技术和品牌文化,产品难有持续营销力和品牌建设力,不仅做大做强不可能,甚至会惨遭淘汰。”

现在地板行业已经进入到竞争激烈的时候,各大地板企业必须找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从源头上掌控,去掉中间商,增加利润。据小编了解,随着地板行业市场经济越成熟,参与厂家就越多,竞争就越激烈,市场价格越来越透明,利润必然会受到影响。

地板企业亟待品牌集中度加深

据公开资料显示,国内现有注册地板企业超过5000家,能上一定规模(员工人数100人以上)的地板企业至少有500家,市场份额将近600亿元,但真正有实力的知名品牌的地板企业却少之又少。品牌就是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如果是消费者向往的、愿意购买的品牌,说明这个品牌已经做出了影响力,品牌有粉丝跟随了。

目前,地板行业普遍存在原创性少、品牌较为乏力,地板产品缺乏竞争力。业界人士分析,这是因为中国的地板市场门槛低,产业化、规模化的进程短,限制和制约了整个行业的发展进度。

品牌是地板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现,地板企业若想在激烈竞争中争取更多的市场占有率,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观念,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未来,地板企业必须实现品牌化发展,形成有竞争力、有美誉度的品牌。中国的品牌今后不能靠价格,要靠品质来赢得市场。”地板业内人士表示。

业界人士建议,要改变地板企业“重销售、轻设计”、“重模仿、轻原创”这一本末倒置的现象,地板企业的老板必须要树立一种“设计促进生产力”的观点,并从经费、人员配备以及职位、待遇或者采取与品牌设计公司进行合作的模式,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板产品。

进口地板和国产地板的区别


如今买东西越来越方便,无论小件大件,我们都可以选购到国外产品,地板也不例外。有一部分在选择地板的时候回考虑欧洲进口地板,那么和国内相比,进口地板有啥优势呢,让我们来看下两者的区别吧。

原装进口地板的木材主要是桦木、橡木、榉木、樱桃木,还有白蜡、胡桃木、印茄等。这些木材的颜色明亮柔和,颜色更加细微,可以用于不同房屋的装修风格。

进口地板为了环保,避免浪费木材资源,与国内单层实木地板相比,采用2到4层多层实心地板和强化地板。同时,其颜色特征通常基于树的自然纹理。基材主要由北欧松和冷杉制成,经过多重工艺加工而成,完全没有使用胶水。

由于木材本身具有膨胀和收缩的自然特性,木地板产品在遇到气候变化时易于开裂、变形、拱起等现象。进口地板通常由三层相互支撑的层压板组成,形成非常稳定的耐磨结构。

进口地板倾向于自然地表达并且可以接受木材本身的缺陷,例如虫眼、疤结、裂缝、色差等,关于色差,在外国消费者的眼睛中,这些是最自然、最具设计的卖点。国内地板仍然处于重色和重木纹的阶段,在美学上存在差异。

欧洲地板材料的环保性能被评为世界上最高的,欧洲的“环境标准”是世界上的环境先驱。

在中国,只有复合地板采用国外先进的锁扣技术,但大部分实木地板都覆盖有接缝。在遇到天气的情况下,横向膨胀力远大于纵向膨胀力,这增加了木地板的间隙并影响外观和卫生。欧洲品牌采用无胶锁扣,不使用胶水,卡槽设计使每个地板恰到好处。

国产地板垫底还要持续多少年?


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木地板在家庭装修中已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现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了强化木地板。然而在选择过程中,进口地板往往更胜一筹,而国产地板门可罗雀。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现象呢?大底还是要从地板品质上来说,国内地板产品负面影响较大,消费者不敢轻易下手,不仅如此,进口地板在市场上的口碑好。

针对这种局面,国产地板也只有被进口品牌打压的份了。为维护国产地板品牌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综合市场消费者对地板产品的更高要求,地板企业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即发展高端产品品牌,做精细化产品。

然而,高端品牌的脱变并不容易。首先,地板企业要制定新的营销计划,好的营销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品牌的知名度,使得其产品能够在高端地板领域树立足够的说服力。

接着,地板企业要开拓渠道,地板是比较特殊的材料,虽然网络销售已经初见成效,但8成以上的销售还是在线下完成。相较于进口地板品牌,国产品牌的销售网络没有那么成熟,很多地板厂家线下门店不多。开拓销售渠道,一方面可以提升产品知名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快产品销售速度。

小编认为,没有品牌力量的企业很可能只是昙花一现。要想不垫底,国产地板就需要与时俱进,改进自身不足,在市场上建立自己的产品威望。自然而然,再强大的进口地板品牌也不能使国产屈服。

进口地板和国产地板哪个更靠谱?


我们国内生产木地板,一般多用香脂木豆、二翅豆、纤皮玉蕊等木种。而进口木地板特别是来自欧洲的进口原装木地板使用的木种多为桦木、橡木、榉木、樱桃木,白蜡,印茄木等树种。到底哪个更靠谱呢?

客厅木地板图片

在国内,我们主要生产实木地板,实木复合地板和强化地板。自欧洲的进口木地板为了避免木材资源的浪费,多是两层到四、五层的多层实木地板或强化地板。

在外观上,进口地板与国产地板最大的不同在于,进口地板更倾向于自然的表达,能够接受木材本身的缺陷,而国产地板仍停留在重色、重木纹的阶段,只选取木材完美的部分,虫眼、裂缝等缺陷被抛弃,或被填补上色。

进口地板在国内历经三个阶段

进口地板在中国主要经历3个阶段,一是1996年-2000年的起步阶段,主要是引进欧洲的产品、生产工艺、工业流程等等,96年以前中国没有自己生产的强化地板,中国地板和国外地板从产品的理念、工艺、设计上差距都很大,96年后随着欧洲地板的进入,中国地板制造业也起步了;2000年 -2006年是快速增长期,当时中国制造业引进设备,发展非常迅速;2006年-2012年,由于一些非理性的因素,整个地板行业虚假宣传、打擦边球、价格虚高等问题都暴露出来,消费者不再信任进口地板,行业进入冷静期。

国内高端消费者青睐进口产品

餐厅木地板图片

经过一段时间的蛰伏之后,进口地板卷土重来,并且仍然牢牢占据着中国地板市场的一席之地,据统计,2013年开始,进口地板增速已超过国产地板,一些进口地板运营商的增长率可达50%。在目前的高端装修市场,尤其是别墅与大户型的业主群里,进口地板的首选率是非常高的。而国产地板,即使是一些大品牌,基本上都是在中产或更低端的市场上竞争。

如今的消费已经不再是崇洋时代,而进入了理性、品质消费时代,尽管国产品牌地板日益崛起,但是在消费者心目中,进口品牌仍然是高端品质的代表,对一些产业领域来说,中国企业起步较晚、缺乏某些核心技术、设计水平不够高、高端品牌的认知没有形成等等,这些问题在地板行业也同样存在,所以进口地板始终得以占据高端装修市场。

另外,从资源配置角度来说,欧洲地板工业相对企业建材工业来说比较成熟,自动化程度高、资源丰富、设计新颖、品质优良、成本可控,优势非常明显。而中国地板制造业自动化程度不高,综合劳动力成本高,木材资源紧张,长期来看制造成本有可能有走高趋势。

不过,进口的实木地板材质成本高。而且,安装和售后没保障。因此,建议还是选择国产木地板。

海外地板进驻中国 国产地板企需正确对待


据了解,美国地板品牌GRAF格拉夫和HARRIS哈里斯今年将正式进军中国市场。

以前,海外地板品牌苦于进入国内市场无门,而现今,为了争夺进口产品代理权,中国本土企业争先恐后的寻求外企合作,无异于给海外地板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奠定了肥沃的土壤。

海外地板品牌的纷纷入市在某种程度上会给国产地板品牌的市场份额占有率造成一定影响,不过,对国产地板品牌来说,外国地板品牌的强势入驻,有利有弊,还需正确对待。

端正态度师夷长技以制夷

从地板的发展历史来看,欧美国家的地板生产工艺相对国内地板企业来说会更加成熟。因此,想要从中获得更精湛的生产技术,必须先端正学习的态度,而非抵制外来品。

学习他人先进的设计和技术并不可耻,可耻的是一直学习而没有自己的东西。中国地板市场想要迸发生命力,需要的是有创新有技术的企业,而不是一直模仿他人的抄袭者。所以地板企业应加强自身各方面的创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在让自己有更强的实力去与国内外的同行竞争,去赢得属于自己的那块“蛋糕”。

利用国产地板优势优先抢占用户资源

市场上地板产品种类越来越多,不同收入层次消费群体选购地板产品时消费观念差距也很大。虽然现在大部分老百姓的生活达到了小康水准,基本上都有购买地板的需求,但收入的差异化也会使他们在挑选地板时考虑的标准有所不同。

相比国产地板品牌,海外地板品牌瞄准的是国内中高端消费群体,但在中国地板市场,消费主体大多是社会的中产阶级群体,相对他们的父辈们来说,中产阶级群体更能接受海外地板品牌,但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往往还是会以国内高性价比的地板品牌为主。

国产地板除了在性价比上具有明显优势外,爱国情怀、风格设计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等因素也会成为消费者首选国产地板的考虑之一。为此,国产地板厂家可发挥自身优势,优先抢占用户资源。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既不盲目排外,也不全盘模仿。面对海外地板的纷纷进驻,国产地板品牌企业只有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基础上,才能不断提升和强大,成为中国地板市场中的领航标杆品牌。

欧林如海地板:国产地板区别和实木地板的购买


部分国产品牌也依靠出众品质,环保性能和较高的性价比开始出口国外,例如中国好地板地板地板因其品质突出,服务优质,先后获得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全国建材行业市场公认品牌,中国强化地板30家市场放心建材产品等殊荣。

目前,地板除了受到中国消费者的喜爱,还远销加拿大,意大利,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并且经常受邀出席国际实木地板建材展览会,同时将前沿的设计理念带回国内,进行深度钻研实践。

现在国内的高端品质木地板品牌从生产工艺,产品质量到环保品质,与国外品牌站在同一平台,等待消费者的挑选,在此,提醒大家一定要挑选知名的大规模生产企业,这样品质和环保才能有保障,安装和服务也更放心。

秋冬季干燥的气候是利于装修的因素之一,但在干燥的冬季铺设地板则与其他季节有所不同,行业专家强化地板介绍,冬季铺地板要特别注意湿度的控制,养花,养鱼,晾衣服来“加湿”,秋冬季铺地板室内湿度至少要保证在50%-60%,如果没有加湿器,可以通过养花,养鱼或是在屋里晾衣服等增加室内的湿度。

秋冬季与其他季节不同,无论室内外都十分干燥,对于铺地板这样的特殊工程,对环境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首先,地板运到室内后先不要拆封,在密闭的情况下放24小时到48小时,复合木地板因为这个季节从户外进入室内,环境上是一个从冷到热的过程,水分散发是最快的,秋冬季节会有不少地板专卖店收到客户的投诉,大多关于地板断裂,其实这并不是质量问题,而是开启密封过早所造成的。

现在进入建材市场,我们会发现市场上专营实木地板的店面还真不少,地板的品种繁多,各种质地,花色,品牌,价位的产品给消费者很大的选择空间,在购买时,首先确定实木地板的颜色强化复合地板和价位,市场上实木地板的颜色相当丰富,从原木色的桦木到极深色的紫檀木等几十种颜色,同一种颜色的木地板也能由不同品种的木材制成,因其珍贵程度价格从70元/平方米到400元/平方米不等。

地板在室内装饰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地板的颜色最能体现主人的装修风格和烘托气氛,所以一定要按照装修设计的风格选择地板的颜色,原木色给人带来亲近自然的温馨感受,白色细腻委哥特庄园地板婉体现整洁精致,深色的地板配以古典家具给人庄重古朴,怀旧的感觉,总之,实木地板的颜色要与家居的整体风格协调。

最后,还要建议各位朋友可以根据自家经济情况选择木材,桦木,柞木等价格偏低或适中,像珍贵的柚木,花梨木等珍贵品种价格很高,市场上销售的实木地板木材品种无论从硬度还是工艺上都能达到要求,所以不必一味追求选珍贵品种的木材,可为家装节省可观的开支。

未来十年地板品牌集中化将成行业主流


5月1日,国家正式实施新修订的《商标法》,从此之后,“国家免检”、“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这三大家居行业最爱宣传的“荣誉称号”也相继被叫停;近期,最为火热的话题便是新环保法,即将实行的新环保法从原来的47条增加到了70条,因为加入了“对拒不改正的排污企业实施按日记罚”、“对严重的违法行为采取行政拘留”以及“政府的主要负责人在面对政府的违法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要引咎辞职”等内容,被专家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法。

这两项政策都与地板行业息息相关,很多地板企业并不喜闻乐见。本来由于受房地产泡沫、竞争加剧、人力成本增加、原材费用上涨等因素影响,很多地板企业面临企业的发展都忧心忡忡,如今在政策上愈加严格,一些地板人不禁感叹,地板行业越来越不好做了。

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由无序到有序,由不成熟到成熟。这些政策正是顺应了经济的发展规律,是促使地板行业迈向成熟期的催化剂。确实,由于大环境的不理想,很多企业经营困难,对发展方向感到茫然。那是因为,前期竞争不强,不需要精细化经营便能有一定的效益,在这种顺畅的经济环境下,部分企业没有抓住机会仍然进行粗放式经营,导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得到完善的升级,因此,一旦环境变化,由于自身内力不强,只能将原因归于环境的不理想。

如今,地板不是难经营,而是要想办法经营。业内推测未来十年品牌集中化现象将成为主流,这并非指小企业就一定生存不下去,受互联网影响,未来“小而美”的企业或品牌或成为行业黑马。大规模品牌企业必然会完善产业链,扩大品牌影响力;而中小企业则应该专注做某一类或某一种产品或服务,在分众领域获得一定的市场。在整体环境不如意的情况下,切忌盲目跟随,坐以待毙,只有敢于舍弃、敢于创新、积极学习的企业才能在改革浪潮中坚持下来。

地板行业洗牌 品牌企业更急迫


我国的地板行业经历了二十余年高速发展,如今已经形成了一个大金字塔形的产业格局。一些品牌化进程启动较早的地板企业占据着塔尖位置,而数量庞大的中小地板企业则构成了整个产业的主体部分。如今,当整个地板消费市场呈现低迷态势,有关地板行业新一轮洗牌的话题再次成为热点。

作为构成国内地板行业的主体部分,市场上大量存在的中小地板企业正在成为行业整顿的主要目标。由于行业准入制度建设的滞后,大量中小型地板企业遍布在国内几大主要的木地板制造基地,由于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大部分中小地板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也多为技术含量较低、品质容易掌控的常规地板产品,从客观上造成了市场上的地板产品高度同质化。此外,山寨文化在我国制造业中存在已久,地板行业自然也不能免俗。从品牌、产品、宣传口号等等诸多方面,互相抄袭山寨的现象在地板行业内层出不穷,使得行业的整体发展颇受影响。

而被低端竞争和无序竞争伤害最深的,无疑是处在行业金字塔顶端的那些品牌企业们。当这些行业领军品牌被无休止的价格竞争和山寨抄袭耗光精力之时,又该让谁来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进步呢?所以说,对于许多大品牌来说,行业洗牌或许是一次“先破而后立”的好机会。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