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地板行业的发展逐渐成熟,但地板市场上仍旧不乏一些“贴牌”企业,“贴牌”生产的企业一般多为中小型地板企业,地板企业还需稳扎稳打做好自身的品牌,获取长久的发展。

地板“贴牌”扰乱市场

如今,贴牌、盗版、仿冒等字眼,均属于网络新闻的高频词,且直达我们的家居生活。从假烟假酒假钞,假货充斥着我们的日常生活。这些假货有一个共同点:贴有同一商标的产品乃是赝品。在当下,木地板行业,地板贴牌,也盛行多年。

自2006年3月15日欧典地板因为贴牌被央视曝光后,国产地板贴牌的业内黑幕由此被揭开了冰山一角。国内有不少地板企业,以前集中在沿海,但近年来逐渐向内地设生产基地,原因无非就在于成本。地板生产基地的挪移也使得产品在迎合市场的需求下逐渐本土化。成都有部分地板加工企业是其他品牌授权做贴牌加工;还有一部分是伪贴牌,无厂家授权,纯属假冒伪劣的“三无”产品。

贴牌产品泛滥市场地板行业需扎实做品牌

贴牌作为厂家降低成本的一个有效手段,这在地板业内已是公开的秘密。只要是经过正规途径进行贴牌生产的品牌,在质量上是经得起市场的考验,但那些没有厂商授权贴牌的小作坊地板生产厂家就纯属盗版,在生产工艺、质量、规格等方面都是达不到正规品牌的标准。

小编了解到,很多业界人士面对贴牌就讳莫如深,不管正规或者违规都避而远之,谈到此类问题也是避重就轻,泛泛而谈。厂商的反应代表着什么呢?难道贴牌本身就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不管什么形式的贴牌都上不了台面吗?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走访了多家地板商家。

贴牌背后隐藏暴利

“国内地板贴进口牌、本地产地板贴外省牌,这在地板行业内是尽人皆知的秘密。”一些地板界的业内人士如是这样告诉记者。

“正规贴牌是按标准来制造,知名品牌企业一般都愿意找其他厂商OEM。贴牌是合法的,是厂家授权来做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地板商说,“某些知名品牌在四川进行贴牌生产,他们就降低了生产物流等成本,使其品牌占优势。而且部分贴牌地板的品质大都不达标,比不了原厂产品。”

延伸阅读

市场观察:地板行业“贴牌”之路走向高风险


早前,在木地板行业高速发展之下,遗留下来诸多地板贴牌工厂,近年来,这些代工厂也开始考虑如何从贴牌走向品牌,也有部分企业尝试打造地板品牌,但是由于诸多原因,经过一段时间的考验,这些企业又被打回“原形”进行代工生产。

走品牌之路意味着冒着高风险

地板代工厂由于没有自己的地板品牌,其实不是这些代工厂不想创立品牌,而是创立地板品牌意味着高投入和高风险。虽然创立地板品牌能带来丰厚的利润,但是由于建立和推广地板品牌需要很大的投入,并且在建立和推广过程中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带来风险,从而使辛苦建立的地板品牌丧失影响力。

地板代工厂从前期的市场调研,到产品研发、设计,再到销售,需要建立这样一整套的架构,调整完架构,也只是创立品牌的第一步,后期品牌的推广、维护,销售渠道的开拓,这些工作也需要持续投入资金。如果不能及时地改进技术,产品不能被市场接受,企业就有倒闭的风险。

贴牌生产有利承担风险

贴牌作为厂家降低成本的一个有效手段,这在地板业内已是公开的秘密。只要是经过正规途径进行贴牌生产的品牌,在质量上是经得起市场考验的。但由于没有品牌只能贴牌进行销售,利润的大头只能让被所贴牌的企业拿走。

自有品牌是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

从长远来看,创立自己的品牌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随着未来地板行业竞争加剧,那些只会代工的企业,将有被吞并的危险。地板代工企业重要的就是迈出第一步,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建立自己的地板品牌,慢慢积累企业实力,提高品牌的影响力。

地板行业“傍名牌”现象泛滥 品牌真假难辨


在当今的整个地板行业一直盛行着一股“打假”风,早前,圣象与“圣象维纳斯”之间的官司就可以窥见一斑,地板行业的“傍名牌”现象已经是层出不穷,一些熟悉的品牌名字,其实与知名地板品牌没有任何关系。

地板行业频吹“打假风”勿入陷阱

这就是家居建材行业的“傍名牌”现象,不仅让被傍的企业有苦难言,也让消费者掉进了一个个选购陷阱。“傍名牌”现象在南京主城区的家居卖场并不多见,但南京周边的一些装饰城却是重灾区。

这种“傍名牌”现象让消费者掉进了一个个选购陷阱。“有的品牌拼写和大牌类似,其实根本不是大牌;有的店面打出的品牌挺有名,但是产品不搭边,也不知是真是假。”家住河西的市民李女士说。

“傍名牌”现象泛滥地板品牌难辨真假

据了解,目前地板等家居建材行业“傍名牌”非常泛滥,手法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打擦边球,即模仿著名商标,使消费者误认为是著名商标而购买,比如对于文字商标,将一些著名品牌加上前缀或者后缀;另一种则是将知名商标变商号,也就是将知名商标注册成为自己的公司商号,混淆公司名称与品牌名称,使消费者误以为知名品牌就是这家公司生产的,让消费者真假难辨。

“商标故意做得与知名地板品牌类似,而产品价格则定得略低,目的就是要让消费者产生误解,同时利用部分消费者喜欢低价的心理,进而销售‘傍名牌’产品。”某地板业内人士说,消费者在购买时一定要仔细看商标的文字、字体、颜色、英文拼写,通过这些应该可以分辨出谁真谁假。如果走入某名牌店内,产品价格特别低,就要注意看是否认错了牌子,以免被忽悠。

地板市场“公开的秘密” 何时摆脱贴牌生产?


贴牌在中国地板行业发展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也已成为“公开的秘密”。中国地板行业要想摆脱贴牌的命运,还需加强产品的原创设计,以求在产品的未来发展占据有利位置。

企业需摆脱贴牌生产加强产品创新

小编了解到,随着人民币汇率变动、成本上升等因素凸显,我国地板行业进入优胜劣汰的关键时期。对此,有业内人士透露,国内地板行业目前拥有最庞大完整的产业队伍及链条、最大的生产能力和产量、最齐全的产品线、最先进的生产装备等,完全具备了迈向“完美制造”的一些基本条件。接下来,要补齐目前存在的短板,向全球产业链的高端迈进。

当前,我国地板产业总产值已超万亿元,仅次于食品、服装和家电等消费品行业。但一提起地板高端品牌,消费者首先想到的总是国外品牌。业内人士直言,我国地板行业是高产值与低附加值并存。目前大部分出口产品都是通过贴牌生产的,也就是说,很少有我国自己的地板品牌直接销售到国外。

地板企业需加强设计创新

国内地板企业大多设计雷同,缺乏创意。虽然不少中国设计师已开始进行原创设计,但总体而言尚处于起步阶段。中国室内装饰协会会长表示,“家具行业开始重视产品设计,这是行业的普遍进步。以前的企业更多是在卖产品,而现在更多是在寻求与设计师合作,寻求产品的创新”。

目前国内地板行业已经掌握国内外最新的生产技术、材料和工艺,目前最缺乏的就是世界一流的地板品牌。企业需沉下心来做好产品品质,勇于创新,在材料、工艺等领域潜心钻研,大胆研发,就有可能赶超国外品牌强国。

品牌之路发展艰难 地板业屈居贴牌生产


早前,在地板行业高速发展之下,遗留下来诸多地板贴牌工厂,近年来,这些代工厂也开始考虑如何从贴牌走向品牌,也有部分企业尝试打造品牌,但是由于诸多原因,经过一段时间的考验,这些企业又被打回“原形”进行代工生产。

走品牌之路意味着冒着高风险

小编了解到,地板代工厂由于没有自己的地板品牌,其实不是这些代工厂不想创立品牌,而是创立地板品牌意味着高投入和高风险。虽然创立地板品牌能带来丰厚的利润,但是由于建立和推广地板品牌需要很大的投入,并且在建立和推广过程中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带来风险,从而使辛苦建立的地板品牌丧失影响力。

品牌之路发展艰难地板业屈居贴牌生产

地板代工厂从前期的市场调研,到产品研发、设计,再到销售,需要建立这样一整套的架构,调整完架构,也只是创立品牌的第一步,后期品牌的推广、维护,销售渠道的开拓,这些工作也需要持续投入资金。如果不能及时地改进技术,产品不能被市场接受,企业就有倒闭的风险。

贴牌生产有利承担风险

贴牌作为厂家降低成本的一个有效手段,这在地板业内已是公开的秘密。只要是经过正规途径进行贴牌生产的品牌,在质量上是经得起市场考验的。但由于没有品牌只能贴牌进行销售,利润的大头只能让被所贴牌的企业拿走。

自有品牌是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

从长远来看,创立自己的品牌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随着未来地板行业竞争加剧,那些只会代工的企业,将有被吞并的危险。地板代工企业重要的就是迈出第一步,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建立自己的地板品牌,慢慢积累企业实力,提高品牌的影响力。

概念牌无市场保障 地板企业长远发展需立足产品技术


部分地板企业夸大产品的功能性

目前,许多地板等产品除了对本身功能宣传外,对附加功能同样不含糊,各大品牌间大有标新立异之感,大肆宣传其特殊功效,确实让消费者目不暇接。地板商家一般会按以下的思路进行炒作:首先提出一个消费者最为关心的功能,如除甲醛,然后给这个功能披上一个高科技的外衣,并附上各种专利证书、行业协会认证等,以证明其功能的强大性,之后经过商家的营销渠道和在互联网、媒体上的炒作,这款功能产品便正式诞生。

究其原因,造成这一乱象的根源是商家的无序炒作概念行为。如今的建材领域已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尤其是地板等建材产品,几乎没有哪个品牌可以占据垄断地位,甚至市场中知名度较高的品牌也为数不多,其余的均为生产规模不大的中小品牌,他们为了与大品牌竞争,往往夸大宣传产品,赋予产品一些神奇的功能,这既给消费者的选购造成了麻烦,也扰乱了整个行业的发展秩序。

地板企业长远发展还需靠强大的技术支撑

对于地板企业而言,炒作产品的新功能对短期内销量的提升作用非常明显,同时也可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因为给产品披上“高科技的外衣”,更有利于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威信,因此很多企业甚至是一些行业领军企业都乐此不疲地采用这种方式。然而,这只是短期效应,其对产品销量的拉动作用有限,但对整个地板行业的损害却是长期的,对地板品牌自身信誉的影响也是根本性的。

由于是新提出的功能概念,既无法律的规制,也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约束,所以也无从监管。而想要制定行业标准的难度很大,需要联合医疗、建材、环保等多个部门,须跨领域合作才能出台相关规范,这是一个相当长的周期。等新标准千呼万唤出台之时,这个概念早已过时,此时部分厂家又推出了新概念产品。因此,这也是很多领域每过一段时间都会有新概念推出的原因所在,商家并不是找到了技术上的突破口,而是为了商品销售的需要。

因此,对于一个有长远发展眼光的地板企业来说,想要将产品最大程度的推向市场,最主要的还是将产品技术提升上来,唯有这样,地板企业才能最大程度地打开市场。

促销无新意 地板行业需走文化牌


在刚刚结束不久的端午、儿童节小长假的节日促销活动中,不少地板等家居企业进行了丰富多彩的节日促销活动,在此次小长假期间,文化元素也开始逐渐融入到消费者的节日促销活动中。

促销内容逐渐多样化文化元素凸显

端午节期间,各大卖场都铆足了劲,营销手法也不断创新。今年端午和六一儿童节的碰撞,让很多地板等家居企业更注重将文化元素添加到营销活动中。

如红星美凯龙针对儿童节,推出了迪士尼90周年大型cosplay真人秀游园会;城外诚家居继续开展学雷锋年的服务活动;集美家居打造“木文化节”专题营销……如今传统的促销在某种程度上正逐渐被品牌的营销活动和卖场的服务增值替代,消费者也日趋理性,如果不在文化营销上下工夫,恐怕很难取得长久的胜利。

居然之家经营管理部王宁宁经理在节前就曾表示,各个卖场的营销活动是卖场自身的发展特色,单纯的价格战不再是营销主题,各大卖场的优势和文化特色也在相互竞争中明显表露出来。集美家居副总沈耀俊也表示,集美开展的此项活动,是想通过文化节的方式加强地板商家与消费者的联系,让商家更了解市场需求,同时向消费者传授文化知识,以讲座等方式,增添营销活动的文化内涵。

常规节日价格促销难提销量

从今年端午节卖场例行促销和商家平淡反应的情况来看,消费习惯的改变已成不容置疑的事实。现如今的地板等家居消费市场主力多为80后,他们似乎更擅长与同类业主间的经验交流及网络比价。年轻的消费群体不容易被节日促销名头所吸引,他们似乎已很了解家居市场的“假日促销行情”。

某地板品牌负责人就表示,如今大家进行促销都会找个“理由”,而节假日的理由会更应景一些,但促销其实除了节假日,也依旧是存在的。

利用各种名目的节假日进行大力度的促销活动,在过去的很多年间让很多地板等家居企业都尝到了不少甜头,也让促销成为家居市场提升销售份额的不二法宝,假日经济曾经作为地板企业销售业绩的“晴雨表”,但是,随着消费者越来越理智的消费观念,这个“晴雨表”的作用逐渐减弱,地板消费者更多地是从“什么降价买什么”转变为“需要什么买什么”。这也表明,家居企业要随时策划出新的促销点子,随时迎接消费者。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