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随着地板行业的发展逐渐成熟,在品牌众多的地板时代,中小地板企业也面临着生存的挑战,一批中层的品牌虽有一定实力,但仍然引领不了市场的发展潮流,而底层的众多小厂家则是在持续攀升的生产压力下苦苦支持。

中小地板企业面临着新的压力挑战

这些年的市场环境变化,楼市调控政策严峻,地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原材料和人力资源成本、店面经营管理成本连连上涨,让中小地板企业的生存发展更加举步维艰。

随着地板业得到快速发展,品牌化趋势愈加明显,地板厂家的品牌化道路日渐狭窄,使得不少小厂家沦为知名品牌的代加工厂。小厂家的市场发展空间被日渐成熟发展的行业给抹杀了,而产品也被越来越多的消费所排斥。

“小厂家产品是劣质,是不环保”的观点被广为流传,同样被套用在地板小厂家身上。在不少消费者眼中,“品牌”是质量、放心的市场名词,没有品牌就没有选购的必要。品牌的缺失,消费者的抹杀,加上家居化的市场发展趋势,让地板厂家的市场举步维艰。

中小地板企业需积极改善企业管理体制

正在崛起的中小地板厂家想要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改变固有的管理方法,采取新的发展战略,以适应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积极应对一线城市大品牌逐渐沉重的渠道下沉压力。

据小编了解,中小地板企业可以改善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提高生产技术,保证地板产品的质量,为塑造品牌打好基础。二是完善售后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良好的售后服务是影响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因素,地板更注重售后维修和服务。三是注重宣传的力量,这是一个广告的时代,酒香还怕巷子深,不能忽视传媒对地板企业的推动作用。四是立足价格优势,三线城市本地地板企业在人力、物流方面的成本优势明显。五是要做出自己的特色,根据本地文化特征,生产出符合消费者需要的地板产品,把握消费者的需求认知,本地地板企业可算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延伸阅读

品牌危机时有发生 地板企业需积极待之


地板行业在国内历经了近三十年的发展,如今市场上不乏一些较为有影响力的地板品牌。随着地板品牌逐渐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品牌建设也是越来越受到地板企业的重视。然而在风云变幻的地板市场上,任何有损品牌形象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在品牌赢天下的时代里,地板企业该如何缓解突如其来的品牌危机呢?

品牌危机时有发生,为地板企业发展带来尴尬

地板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绊脚石”,品牌危机就是众多“绊脚石”中的一个。品牌危机是具有意外性和紧迫性的,在信息传播速度异常发展的年代,负面影响的新闻自然会不胫而走。地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品牌危机时有可能,无论是产品质量造成的不好影响还是有关品牌建设方向上的失误,都会对地板企业的品牌造成恶性影响。

地板企业在面临品牌危机时,是没有多余的时间用来出谋划策的,而应在第一时间积极承认问题并且表明态度,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事件对品牌的毁灭性。这些品牌危机不仅会严重影响地板品牌在市场上的影响,也会降低其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因此,面对此类突如其来的品牌危机,地板企业还需做好准备工作,防止带来的尴尬境地阻碍企业自身的良性发展。

品牌危机亦是磨练,地板企业需有积极态度

地板行业在国内拥有二十余年的历史积淀,但无论地板企业发展是不是一帆风顺,在发展道路上或多或少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品牌危机。此时,用积极的心态和正确的态度作出回应,才是解决品牌危机的最佳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地板企业可将其视为一种磨练,在危机之中发现自身存在的缺陷,并且用积极的态度为广大客户做出回应,这样才能“救己于危难之中”。

在白热化的竞争环境中,品牌形象虽然是带动企业产品销量的积极因素,但谁也不能排斥其中可能会发生的意外因素。品牌形象虽然是地板企业提升综合实力至关重要的一个部分,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在经历风雨的道路上,面对品牌危机,地板企业还需持一种积极态度。

在竞争激烈的地板市场上,品牌建设已经成为企业争夺市场的有利武器,但是受到各方面不定因素的影响,品牌危机也时有发生。这就需要地板企业用积极的心态坦然待之,这样才是应对品牌危机的有效方式。

中小地板企业陷入生存危机 聚财力定品牌是关键


目前,地板行业火爆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经历了高速发展之后,各大地板企业已经开始进入平稳的发展状态,甚至部分地板企业倒闭和关停的消息也接踵而至,这对于地板企业的生存意识一大挑战。因此,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地板企业需加强资金凝聚力,加强自身的抗风险能力。

避免不理智投资保证资金链正常运转

部分地板企业倒闭和关停的消息传来,无异于加深了人们的恐慌心理。然而,在国内经济持续下滑的现下,地板销售总体下滑也是不争的事实。在日益加剧的竞争中,多家企业相继因为资金链断裂而被迫停产关停,业内专家提醒,身处中小民营企业高度集中的地板行业,企业也必须时刻警惕资金链的问题。

众所周知,地板企业多属欠债运行,银根紧缩,中小企业贷款难度一再提升。“只批给了我30万,有什么用?工人工资都不够发。”某地板工厂负责人近期对记者抱怨说,称尤其是今年来,他深感企业贷款太难。

在某地板企业市场总监韩先生看来,小微企业融资难甚至是目前行业发展遇到的最为关键的问题所在:地板行业产能过剩且备受“三高”质疑,在银行等机构看来,实在不是投资的好方向。

从今年1~7月压机的国内订单数量来看,同比最高下滑20%以上,由此可见,行业的投资新建热度有所下降。韩先生认为这是“明智之举”,“行业发展正处于调整期”,他觉得在这敏感时期,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而言,销售压力日益增大,兼之缺乏融资渠道,企业为保障正常资金链的正常运转,应该避免不理智的投资行为。他调侃地说道,“还是把钱揣在兜里比较安全”。

地板生存是硬道理品牌定位要把握根本

这个市场,就像熔炉,不论是渣还是精铁,多一个与少一个,对整个市场都没有太大的影响。地板企业想要立足于市场,有三个选择,或做品牌,或进行技术创新,或借助新技术、新设备打造成本优势。

技术创新和成本优势需要建立在雄厚的资金基础上,然对于大部分中小企业来说,这正是其弱势所在,因此绝大部分的企业还是面临做“小”的觉悟。

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很多中小企业在倒闭的时候,怪宏观调控、怪金融风暴,但这不是主要因素。80%的因素实际上是没有自主品牌,没有核心竞争力。一遇到问题,第一个倒掉。实际上要改变这种中小企业遇到问题就可能会倒闭或者破产的情况,唯一的办法就是创立自己的自主品牌。不论是地板企业定位还是品牌、产品定位,都要做符合企业实际情况。

地板市场兼并现象频发 企业理性布局战略是发展前提


地板市场上企业兼并现象时有发生

随着行业优胜劣汰的加剧,地板企业的发展再次陷入市场竞争大战。由于资本运作不断加速,地板行业兼并整合的现象时有发生。对于地板企业来说,进入一个新的或不熟悉的细分领域,自己从头做起需要漫长的时间成本,但如果资金实力足够,很多厂家企业都愿意选择兼并的模式进入这一细分领域,目的就是快速参与这一细分领域的蛋糕分割。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地板企业几乎都在思考未来的发展出路。在产品方面,是走“扩张”路线还是“精耕”路线成为当下地板企业亟需要解决的课题。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企业在做选择之前给自身做个“体检”是关键。

地板企业需根据自身情况做出战略调整

从终端市场看,大家居产品整合的企业更有竞争力,因此一些品类相对单一的地板企业在工厂现有产能的情况下,想要拓展终端产品线。业内人士指出,这类企业要么像喜临门、宜华木业与华日家居这样相互代工合作,这是一种资金付出低、风险相对小的整合模式;要么就是资金实力很雄厚,可以直接收购兼并其他的工厂企业来补齐自己的短板。

无论是走精耕之路还是走扩张之路,对于地板企业而言,恰当的兼并重组能够助力企业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上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但是反之,在市场竞争环境尤为复杂的当下,兼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尽管行业优胜劣汰之下,兼并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但企业在涉足之前也需保持理性的态度。更为重要的是,地板企业应该时刻为自己做“体检”,认真审视企业的发展情况,积极做出战略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发展。

因此,对于地板企业而言,有针对性地对自身发展战略进行调整固然是好的,但在此之前,也还需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正确方向。唯有这样,企业才能在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

产业布局专利先行 地板行业迎来新挑战


业布局,专利先行

知识产权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表现,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企业不仅能通过专利转化为商业价值,成为开拓市场的利器,更能为企业带来额外的经济效益。有研究表明,全球企业的平均寿命是12年,超过12年的企业占企业总数的20%。在这20%的企业之中,尤为关键的是他们都拥有某一领域的核心专利技术,而这些知识产权正是他们利润的主要来源和动力。特别是世界闻名的行业大佬,如手机、家电等企业,之所以能在行业长盛不衰,知识产权和创新是它们持续前进的砝码。产业布局,专利先行,理应成为地板企业的共识。

地板行业迎来新挑战

互联网时代,地板企业之间的相互模仿、无序竞争也愈演愈烈,而缺乏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严重阻碍了产业发展。前段时日,中国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与举报投诉网正式上线试运行,实现了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与举报投诉在线申请、受理、处理和反馈等多项功能,这也意味着知识产权保护开始走上了互联网,而随着专利行政执法办案效率与执法维权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地板行业也将迎来新的挑战。

“就现阶段地板企业的发展来看,保护知识产权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业内人士强调。因为知识产权保护与地板企业的立足与发展息息相关,只有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才能实现产业的健康发展。地板企业要深刻认识到,知识产权保护的维权,不仅仅是企业个人的事儿,更是整个市场、整个行业的事。

非品牌地板经营虽有门道 也难免遭遇生存危机


非品牌地板经营自有门道

非品牌既没有高大上的展厅,也很少有稳固而强大的销售团队。相对于品牌而言,他们的软实力和硬实力都无法与之抗衡。但是他们却遍布于全国各地中低端卖场,其销量也占据了瓷砖销售的大半壁江山。

正所谓“存在即合理”,非品牌商家生存自有其自己的门道,各种销售渠道可以全面开花,货车司机可以成为销售主力,熟客转介绍可以长此往来。工程渠道可以成为支柱,装饰渠道可以稳步进取,分销批发可以造就巨无霸。而这些生存的门道又可以随着市场的变化不断修正,以适合他们的生存发展。当分销难行的时候可以走零售;当工程款难收的时候,可以转批发;当零售难销的时候可以开辟装饰渠道。这种种都得益于他们的船小好调头。

非品牌经营遭遇生存危机

在经营过程中,非品牌地板依靠自己的零售“秘诀”不断成长。但同时,作为非品牌的产品,他们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第一,面对的消费者数量有限。对于非品牌地板产品来说,由于定位不同,面对的消费者群体也不够广泛,“像我们家的产品主要是中档产品,选购的消费者数量比较少。”经销商王先生告诉记者,现在装修的客户,主要考虑价位,要么是高档客户,选品牌地板,要么是平民客户,只要价格低,质量差一不二就行。王先生分析说,客户在他们店里买地板,正常的100平米左右的房子,地板部分需要花费1万元左右,而一些消费者的预算在3000-4000元之间,就只选价格最低的产品。他们的产品夹在中间,特别不好做。

第二,价格和质量很难平衡,好质量的产品因为价格高而难卖。“好的产品价格肯定不会便宜,便宜的产品质量肯定也不会特别好,”经销商冯先生说,虽然做的是非品牌的产品,但价格和质量还是成正比的,因此价格也有高低之分,但很多消费者就会认为非品牌的产品质量都一样,价格当然要买最低的,这让冯晓很苦恼,他不知道该如何跟消费者解释非品牌的产品也是有质量之分的。

第三,和品牌产品相比,知名度不够高。“像一些客户选购我们家的地板,如果再添点费用,就能买到特价的或者花色不太流行的品牌地板。”经销商刘先生说,有部分消费者也愿意多花点钱买品牌地板,听起来高端,用起来也上档次。

第四,非品牌地板的经营位置比不上品牌地板,给消费者的印象不如品牌地板,也会影响产品的销售。经销商王先生说:“我们和品牌地板的地理位置有很大的差别,品牌地板基本上都是集中在商场展厅里面,想买好一点产品的消费者都会去展厅里面逛,像我们这些在露天的一条街上的店面不好做。”

第五,价格不敢提高,服务也就跟不上去。“非品牌地板的经营,按照现在正常的价格卖的话,和品牌地板相比,服务肯定做的不到位,像品牌地板,客户来买地板,只要下了单结了账,退货补货都不用担心。”冯先生说,他经营的非品牌地板一直都很想把服务提升上去,但是服务的成本都要加到一片地板的价格上面,本身地板的知名度就不够大,再提高价格的话,买的人可能就更少了。不能提价,服务方面自然也就跟不上品牌地板。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也在不断改变,在一二线城市甚至是较为富裕的城镇市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于品牌地板,对于非品牌地板而言,虽能凭借价格占得一时之利,但终究不是长远发展之道。

地板行业暗藏四大强势危机


第一、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我们应该承认拿来主义是中国很多行业都在走的一条捷径。中国的文字很有意思,中国的市场也很有意思。似乎不会抄袭就活不了,不能防止被抄就活不长。我们也清楚抄好了叫借鉴,抄不好叫山寨,实际上怎么抄袭是门学问。把借鉴等同于抄袭,永远无法获得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过度营销发展困难

所谓过度营销,可以理解为地板企业在运营中过分依赖某一种营销手段,例如价格战、降价促销等模式,而忽视了品牌长远的发展以及地位。

行业人士分析,就地板市场未来发展来看,联盟性质的促销活动势必是走弱的过程,主要原因一是地板市场过度营销后,消费者对联盟活动的依赖度降低,抵御度增高了;二是近年来“大家居”概念兴起,无论是涵盖全屋、以“拎包入住”为旗帜的整装家装,还是各大地板品牌的产品种类扩充,这些都对以品牌产品互补为主要优势的联盟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市场分流不可避免。

第三、质量没有保障

由于原地板行业进入门槛低,品牌杂乱丛生,良莠不齐,从而导致原地板市场山寨仿冒、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乱象不止。部分企业为了牟取暴利,大打价格战,之后便在后期制作中故意节约成本,偷工减料,不按标准生产,这些产品的价格压得越低,质量就越没保障。

第四、缺乏产品核心竞争力

降价——宣传——促销,地板行业如此频繁却形式单一的降价促销,如车轮战般上演,不仅使得消费者产生了在地板产品购买上的选择麻木与心理上的疲乏,同时这也使得地板企业陷入了困顿的销售局面。

“不降价,不促销,不能销”,地板企业对降价促销这一销售模式如此循环往复的使用,也终将消耗此模式的长久生命力与市场新鲜感,让自身品牌陷入低价、低端的泥沼。

地板行业的这一过度降价促销,实则是地板产品同质化所产生的不良结果,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缺失的层面表现。

因此,地板企业在接下来的发展过程中,必须注意规避这些问题。现在是品牌竞争的时代,地板企业只有实现统一的品牌价值,才能更深层次满足顾客的需求,才可以让企业不断前进。

信任危机爆发 地板行业诚信何在?


品牌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立足市场的关键因素,尤其在地板行业以品牌论天下的发展阶段,产品市场销量给不给力就全看品牌够不够硬气。然而不仅是在国内还是在国际市场,中国地板品牌远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精彩,主要原因是中国地板品牌缺少内涵。

明码实价需决心,“折扣心理战”何时休?

标价即售价,明码实价买东西。对于品类繁多的地板等家居产品来说,如此简单直接的购买方式,的确可免去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折扣心理战”,让人省心省力。此外,明码实价的实现还能避免地板商家报价虚高、折扣不一以及不打折就卖不出货等令买卖双方纠结已久的本质问题。

标出“实价”但从不按照实价成交,“标价”基础折上折随时可见,同一品牌不同卖场折扣不一等现象,令原本让家居消费更简单的明码实价计划遭遇阻滞。“标价即售价”的实现的确能帮消费者和商家解决许多问题,但在实操阶段存在困难。比如,一个成熟地板品牌产品更新换代快,产品有几万件有余,如果将每件产品的原价和折扣价都统一上报管理,费时费力,也容易出现错漏。而另一个施行明码实价的品牌则称,品牌内部价格管理体系如果是健全而严谨的话,随时上报新品价格,也并不那么难,关键看品牌的决心。

产品标价≠最终售价,“信任危机”亟待拯救

商家的定价、调价和折扣力度都被监管,定价有依据,折扣有规律,消费者最终在店内看到的“标价=售价”,遇到特定时段推出优惠,也是透明公开,这才是“明码实价”最理想的状态。如今,部分品牌在“标价”和“售价”上玩起了猫腻,并未将“明码实价”实施到底,产品标价≠最终售价的情况正在发生。

有时候标签上的价格并非实价,据消费者透露,折扣多而杂考验买家算术能力成“消费时最熬人的事”。他们表示,商家的折扣都不一样,不仅要挑样式,还得做笔记、算账、砍价,脑子里都乱了。另外,他们发现,工作日、周末和特殊节假日,同一品牌的折扣相差不少,不想花冤枉钱,还是得花把子力气,多逛多算多比较。至于“明码实价”,有些品牌在不同卖场的标价和折扣都不相同,再加上各种返券、签售,最终价格哪里划算,还得根据各种情况,自己算。他们感觉,买地板等家居产品,简直煞费苦心。

当然,也有坚决实行明码实价的品牌表示,地板产品价格体系混乱,给整个行业造成了长久的“信任危机”,先抬高,再打折,这种行为不仅令消费者烦躁不安,实际上也给品牌把关质量埋下了隐患。随着消费者成熟,品牌和品质将更能左右他们的选择,靠价格战生存,并非长久之计。

家居建材行业转型升级忙 门店布局更重体验感


家居卖场布局注重“颜值”

为给消费者打造良好的购物体验,家居卖场开始从硬件设施、店面设计、引进品牌方面发力。类似于百货商场的管理,家居卖场在硬件设施上不断改进,观光电梯、扶梯、洁净的卫生间、可供举行大型活动的中庭、消费者休息区域、独立收银台及服务台等设施一应俱全;店面内部装修也更为注重,别具特色的天花板、门脸装饰、橱窗设计、区域主题等设计可以在一些大规模卖场看到,一改家居卖场常见的摊位拥挤的做法。在品牌引进上,大型家居卖场更注重“品牌效应”,在一层或卖场入门处,往往可以看到行业内的知名品牌,不少卖场也支持场内品牌开出“店中店”,有的临街店面甚至开出了单独进出的门口,品牌特色可以更好凸显出来。类似的店面形式不仅出现在居然之家、红星美凯龙等定位中高端卖场,不少处于“郊区”的店面也开始注重店面形象。可以看出,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成为家居卖场共识。

家居卖场是家居行业发展产品销售的重要渠道,基于家居消费低频次的规律,品牌聚集效应能够最大程度吸引消费者,节省厂家的营销成本,并减少日常管理成本。自然,家居卖场也成为众多品牌、品类聚集地,在这里,不仅可以看到消费者消费趋势的变化,也可以感受到行业内部因此发生的种种改变。例如,定制家居品牌逐渐增多,卖场也在增加此品类入驻品牌数量;儿童家具品类被行业看好,不少卖场专门开出了儿童家具区域,有的甚至拿出一层的面积来开设;相对而言,红木家具、传统欧美家具消费需求有所减少,竞争更为激烈,有的卖场减少了两个品类的展售面积,有的卖场则在竞争中做出特色,成立了专门的销售区域。

装修公司突出“内功”

目前,大部分装修公司是装修材料供应商和消费者之间的纽带,并不负责生产装修用材,他们最大的价值便是提供设计服务和装修工程。但小编却发现,装修公司的门店呈现越来越注重“回归本真”,通过专业服务吸引消费者。

设计是装修公司的专长,装修公司开始注重样板间的呈现效果,以此打动消费者。与以往只注重“颜值”的样板间不同,装修公司更注重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例如增加收纳功能、保证家居安全、提供生活便利……在万科链家装饰的店面样板间内,不仅通过墙漆、地板等主材材质和色彩突出装修主题,还有多个贴心的细节,例如玄关柜强大的收纳功能、床头柜旁边方便充电的USB接口、可以将案板置于其上的水槽、可以将水龙头抽拉出来的面喷水嘴。设计是装修公司的强项,这些展示可以让消费者快速了解装修公司的设计水平,在消费者心中加分。

在实创、天盛、融发、苏皖工长俱乐部等装修公司中,除了常见的主材展示区,还可以看到工艺展示区。有的装修公司展示装修的基础步骤,有的展示自家的特色工艺,有的则详细展示某个区域的装修流程,如水电改造、墙面处理等,可见,装修公司越来越注重通过工艺水平提升竞争力。消费者也许对这样的展示只是初步了解,但装修公司希望通过这样的展示,让消费者看到他们对工程的重视和信心。此外,装修公司更注重辅料品质,有的装修公司通过展示辅料品质,展示自己的特色和实力。装修公司的专长和特色更为明显,力争让消费者在店面就感受施工现场的质量。

如今,机械“搬运”产品的时代已经过去,家居建材品牌店面更注重营造体验式的陈设,所打造的服务与消费人群的品位相匹配。品牌店面家居消费新趋势,但又分别演绎除了自己所专注领域的独特风采,给消费者提供家居设计灵感,从而让消费者对品牌特色、设计趋势有更全面的了解,达到多赢目的。未来这将是家居建材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地板企业如何做好危机公关?


近年来,某知名地板品牌遭遇危机公关的例子数见不鲜,而其造成的危害就是使该企业数十年的运营毁于一旦。地板行业发展至今,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在这期间关于地板甲醛、促销价格战、“概念”地板等等问题层出不穷,不少地板企业也是纷纷陷入各种类别事件,或多或少存在过公关危机。

当地板企业面临危机,及时有效的公关处理可以帮助企业最大限度减少损失,而对事态错误估计和任由事态漫延将会把企业拖入深渊。那么地板企业到底要如何做好危机公关,将企业发展的危机转化成促进企业发展的机遇呢?

树立危机意识

所谓危机意识,就是要求企业做到居安思危,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地板企业长期保持的危机意识,可以使得企业在危险来临之时,不会在心理上产生严重的打击,从而保留一定的理性和反应能力。

认清危机等级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存在不同的阶段和等级的,对于地板企业的危机来说也是。因此,在危机来临时,企业要迅速判断危机的等级,从而采取相对应的应对策略。针对不同程度的危机,企业开展不同的应对策略,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解决企业的危机,而且可以减少企业资源的浪费和对企业正常运营的影响。

企业态度很重要

对于地板企业来说,所谓的危机公关其实就是赚取消费者的同情、信心和谅解,从而改变企业在危机中在消费者心中产生的不好的印象。因此,企业在面对媒体和消费者时,良好的认错态度往往可以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培养公关人才

在企业面对危机时,漂亮的危机公关依赖于公关人才制定的一系列的应对策略。因此,企业要想将危机转化为机遇,就要依赖于优秀的公关人才。优秀的公关人才,在企业的发展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等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传播范围越来越广泛。优秀的公关人才可以在第一时间把握危机的发展状态,制定出相应的策略,并可能发现转危为安的发展机遇。

地板行业两极格局逐渐加强 鸡肋厂家生存遭遇挑战


目前,地板行业发展逐步走向了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局面,行业也整体进入了微利时代,这对于在高速发展下遗留下来的满地横生的地板厂家来说是一大挑战,由于各方面的能力缺失,这些“鸡肋厂家”的生存压力也与日剧增。

地板行业走向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局面

一是发展的不平衡,有区域性;二是竞争非常激烈,带了白热化的程度,进入微利时代;三是中小品牌越来越难生存,最终将发展到几大品牌垄断的格局。

地板厂家多,在笔者所在的工业区内,方圆几里,就有大大小小几十个地板厂家。一些投资者正如火如荼地建厂房、购设备,准备上地板这个项目。

网络营销日益盛行的今日,网上虚拟的交易市场也硝烟弥漫。只要你打开电脑上网,大大小小的地板厂家的宣传资料及广告纷至沓来,令人应接不暇。在各地的建材市场,大大小小的地板品牌,比比皆是。

地板行业为何泛滥成灾?

地板行业门槛太低,固定资产的投资不是很大。有些作坊厂的老板,8万元就敢尝试半地板厂。地板产品技术含量低,生产工艺简单,连模具都不要。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一些小手工作坊厂,请几个木工和油漆师傅,就出地板了,当然产品质量又当别论。

一些投资者,没有作详细的投资预算,也没有作市场调查,望风跟进,盲目投资。一些做家具、橱柜行业的厂家,由于家具、橱柜行业竞争更激烈、利润更低,纷纷转行生产地板。

他们凭借自身的技术和设备上的优势,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部分地板厂家为了拓宽自己的产业链,使自己的产品有互补优势,他们或到外面厂贴牌或自己生产,也纷纷上地板这个项目。他们依托自己已有的市场销售网络,进入市场。

“鸡肋厂家”难以保持持续生产力

骑虎难下的“鸡肋厂家”俳徊在地板这个行业里,在夹缝中求生存。已经上了这个项目,但是由于没有后续跟进资金,没有建立起稳定的销售网络,或根本没有财力去建立销售网络,或是其他原因受挫,继续做下去暂时无利可图,退出市场竞争有可惜。为求生存,垂死挣扎,大价格战,想市场大量投放低价位产品、扰乱市场行情和竞争秩序,造成恶性竞争。

由于上述诸多因素,小品牌地板生产商由于进入这个行业时,先天资金不足,抗风险能力极差;另外,如果投资者缺乏质量意识品牌意识,没有做市场营销和做品牌的经验和能力,后天发育不良。只要外界环境稍有变化,他们就会纷纷破产倒闭。就是幸存下来的,也是经常“吃不饱”,或是吃了上顿,不知下顿,常常断。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