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由于地板市场出现长期低迷的情况,部分地板企业转而开始进行有力的营销策略,以期能够获得不错的效果来拉回部分销量。比如说异业联盟、电商渠道运作等方式。异业联盟和电子商务都是当下地板等家居企业运用较多的一种营销方式。

地板企业采用异业联盟进行产品铺路

异业联盟模式,就是将经营不同商品、提供不同服务的商户联合起来,形成客户资源共享的联盟体,共同为顾客提供更优惠的价格和更周到的服务。

比如:发展地板产品销售的下级经销商,依托其成熟的地板销售网络销售地板产品;或与地板商直接进行联合推广,全面实现地板产品和地板产品的对接;再或者与家装行业联合,比如与家装公司的全面联姻,与装修公司强强合作,依托知名家装公司的影响力,直接面对准消费者开展现场促销;当然,也可将家装公司发展成自己的分销商,签订合同,给予适度的优惠政策等等。

尤其对于操作地板的代理商而言,若想继续在传统渠道与主流品牌正面对决、一较高下,显然并不现实且必定“伤亡惨重”。不如另辟蹊径,在营销实战中,广泛与橱柜商、家装公司等专业渠道进行异业联盟,快、狠、准的找到目标客户,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一位曾经营地板品牌的代理商直言,“如今,做一线品牌只能解决基本的生存问题,在产品定位和经营思路上都比较固化和局限,很难再有较大的突破。所以我刚选择代理了一个出口转内销的地板品牌,在产品线的布局和价格操作上都更为灵活,现在已经和很多其它家居企业达成了合作联盟关系”

电商渠道或将压缩渠道成本

自2008年开始,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电商等新渠道模式开始崭露头角。电商的迅速崛起,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传统渠道的份额。

 

不过,这仅仅是份额上的此消彼长,并不意味着电商的崛起会撼动传统渠道的地位。事实上,目前地板产品在电商渠道的销售占比仍不足10%。显然,未来家电渠道的业态将会是“电商+店商”的融合发展。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渗透,传统渠道业态正式“触电”后,已经不再是单一的某一性质,而是开始显现出融合的端倪。

“我们现在的操作模式就是跟当地的城市门户网、团购网联手,先把团购信息发布出去,之后再线下实现交易。”来自江苏无锡的代理商认为,完全在网络上实现交易一方面容易造成物流成本过高,另一方面散货发货也不方便。

所以,比较热衷于当地的网络供应商合作,通过事前的宣传推广,然后与众多的建材、电器等供应商等一起组成线下供应商团购会,最终实现把消费者吸引到实体店内自由选购,反而能争取更多的交易。“实体店选产品会给消费者更实在的感觉,同时也能带动其他产品的销售。”

因此,对于传统经销商而言,电商的来袭,只是意味着营销环境和应对策略的变化。即:如何利用网络来宣传、拓展、销售自己的产品,大大降低运营成本;如何抓住消费者更趋理性的购买心理,对症下药。

扩展阅读

地板企业:价格战一定是良策?


时值年中,地板行业也由此进入了传统的销售淡季,对于地板企业而言,这无疑是雪上加霜。近年来,由于受到大经济环境的影响,整个地板行业的发展态势都陷入了相对低迷的境地中,不少地板企业也都是在夹缝中生存,在这种情况下,地板企业又该如何谋得发展?

盲目促销只会使得地板行业陷入恶性竞争

行业有一句很经典的名言“搞活动就是找死,不搞活动就是等死”,这句话在任何一个行业肯定都是永久恒流。搞总裁签售,明星签售,全省联动等等的大型团购活动就是一味的打价格战来取得用户量,说得难听一点就是在烧钱,在拼谁的底气足,谁的钱包厚。这样的做法只会导致行业恶性竞争。

为地板企业抢占市场的关键。作为连接消费者和产品的纽带,好的营销方式能够让企业的发展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纵观当下地板市场,在传统销售淡季的特殊时期,价格战依旧是市场主流。

地板企业需要明确消费者的需求方向

如今地板行业的暴利时代已经是完完全全的过去了,进入了微利时代,但是要想在微利时代谋得商机,活动还是要搞,但不是乱搞,不是价低就是王道。现在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随随便便能用就好了,没有好的设计,好的服务,就算是买一送十,估计也没有多少人愿意为活动买单。

目前地板业传统的流通模式为“厂家——经销商——消费者”,即消费者只能被动地购买厂家生产的商品,而厂家也无法明了消费者的具体需求。特别是现在步入了互联网的时代,厂家可以完完全全的明白消费者究竟需要什么,建立起一个与消费者沟通的平台才能在供过于求的时代中跑出来,要明晰消费者对商品的实际需求,进而促进上游供应商研发制造适销对路的产品推向市场。

因此,在当下的竞争市场上,地板企业的发展如果还仍旧依靠价格战来获得发展,那显然并非良策。在白热化的竞争市场上,地板企业唯有根据市场情况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才能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上取胜。

价格战对地板企业影响几何?


地板企业之间拼价格,一味降低价格,事必要考虑生产成本,那么企业在保证利润的同时,一定会压缩成本,当然,对于企业而言,节约成本是非常必要的,但一定是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否则成本下降,影响到产品质量和服务,就会形成一系列连锁反应,进入恶性循环的怪圈,也就会使企业陷入泥沼,不可自拔。因此,企业在价格战中,只能在合理的区间内降低价格,控制成本,也只能使企业在短期的价格战中取得胜利。

价格战虽然能凭借低价优势迅速赢得市场,达到提升销量、缓解企业压力的目的,但并不是长久之计、明智之举。事实上,对于地板企业来说,蛋糕就这么大,而且还会被同是地面装饰材料的瓷砖等行业蚕食,市场压力太大,地板企业只能铤而走险,以压低价格、缩减利润的“自残”方式来争夺市场占有量,大打价格战,实属无柰之举。因此,地板企业若想获得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必须具有前瞻眼光,另辟蹊径。在价格基础上,找到一条适合本企业发展的中间道路。

在价格战愈演愈烈的今天,各地板企业不能为了赢合市场,一路拼杀,这样只能桎梏企业的发展。面对市场的恶性竞争,地板企业应该冷静面对,发挥所长,不断创新产品技术,提升品牌含金量,用产品和服务说话,占领市场,这才是地板企业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企业制胜的法宝。

地板行业:“品牌战”绝对不是单纯的“价格战”


近日,我们通过对地板市场调研了解到,很多地方性的中小地板企业目标太过远大,喜欢将自己与当地的全国性品牌连锁店进行比较,结果一比就不可避免的进入了模仿的怪圈,导致最终做出来的产品毫无特色可言,渐渐的也就失去了自我品牌的特色。事实证明,中小型地板企业如果不摆脱全国性大品牌的影响和干扰,真正建立维护好自己的品牌,否则难以真正发展起来。

很多地方性地板企业无法在知名度上战胜企业翘楚品牌,就开始在价格上动起脑筋,于是,为了控制成本,只能在原材料上“节约”,长此以往,后果就不言而喻了。

对于资金明显不够雄厚的地方性地板企业而言,价格战绝对不是明智的选择。由于形势来得太过迅猛,“促销战”“价格战”不声不响就打起来了,不少中小型地板企业,还没缓过神来就加入了战场,于是不少中小企业就把品牌竞争等同于价格竞争,就此走向了竞争的误区。

品牌竞争最重要的是建立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和印象,价格仅仅是很小的一方面。而这种印象必须是企业最具优势和特色的卖点通过各种形象化的包装和传播最终形成的品牌认知。地板市场进入门槛比较低,随着市场慢慢完善、成熟,没有产品和品牌概念的企业就很难生存下来。

品牌将以一个什么样的身份进入市场,如何在某些方面和在消费者心中建立第一认知的印象,也就是如何俘获消费者的心理。作为品牌所制定的价格定位、产品定位和渠道定位,这些并不能形成消费者的印象,因为他们选择消费某一品牌时根本不会去详细的关注这些问题,而只想清楚的知道品牌能够给我带来什么,主要是精神和情感上的印象。这些印象的建立过程也就是品牌定位的过程,中小型地板企业目前要做的就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品牌定位。

品牌定位,定什么?怎么定?

品牌定位就是给品牌找一个独特的位置,主要是指品牌给目标消费群的一种感觉,是消费者感受到的一种结果,比如品牌的档次、特征、个性、目标人群等。有了正确的品牌定位后,接下来品牌的诉求、品牌广告创意、产品色彩和包装、市场生动化展示、推广策略等一系列相应维护品牌的宣传活动都要与品牌的定位相一致,这样才能凸现品牌的张力。品牌的定位有很多种方式,在这里我们列举几种不同的品牌定位方式:

1.从产品自身特点挖掘:

产品因素资源很多,如原材料,功能、功效,色彩,质感,品质,工艺,产地,历史等诸多因素。以产品特点为导向进行品牌定位时,要注意产品特点与品牌的关系,既要使品牌定位与产品特点相关联,又要使品牌定位与别的品牌具有差异性。

2.从企业资源中提炼:

品牌定位也可以从企业资源中提炼,如企业背景,领导者,领军人物,社会贡献,资本整合,战略发展角度,营销策略等角度。因为地板本身在外观和品质上的差距很小,关键是给消费者的感觉,所以另辟蹊径,从独特的角度为品牌树立起一个良好且典型的的社会形象用以在消费者中传播,将是个很好的品牌定位方式。

3.档次定位:

房地产界著名的个案——“给你一个五星级的家”就是典型的档次定位,再比如在服装上,男人喜欢穿名牌,女人则喜欢跟时尚。男人希望能够体现自我,名牌和非名牌的舒适程度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穿的人的心理感受。因此品牌的档次定位要解决的就是那些追求品味和“虚荣”的人的需求,这不是产品的价格能够解决的,必须要靠树立起一个高档次的品牌概念。

地板市场种重在“品质战”而不“价格战”


我们在建材市场走访发现,很多地板产品只是贴上手写价签,有的再配以一个打折的标签,但是具体折后多少钱则很难一目了然;另外一种情况是有所谓的全国统一零售价,但是各零售商打折的力度却有很大差别,这还要考验消费者砍价的功力。

有一位消费者刘先生就曾在网上留言,反映自己购买地板的经历:前段时间刘先生在一家店里看中了一款地板,售货员表示原价之后还可以再打6.5折。刘先生觉得很奇怪,明明价格都已经标好了,并且还有物价局的核价盖章,竟然还可以再打如此低的折扣。“低折扣反而让消费者越发不敢轻易出手了,还不如明码标价来得实惠”,刘先生的观点得到了不少网友的赞同。

在走访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几乎每个品牌的地板都可以打6-9折不等,这还不包括特价产品,如果有大额消费还可以在打完折的基础上“再商量”。我们对此在卖场中进行了随机采访,很多消费者都表示这种形式让他们摸不着头脑,心里没有底,也越发不敢轻易购买。

业内人士表示,由乱定价、低折扣引发的信任危机已经波及到了消费者的购买信心,这将不利于地板行业的长期发展。

地板专家呼吁品质才是硬实力

然而,在目前“不促不销”的行业形势下,似乎促销又不可或缺,那么,地板企业如何才能真正做好促销,又不至于陷价格漩涡难以自拔呢?

某地板品牌负责人认为,地板促销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消费者最终看重的是地板的质量和品牌,地板企业应该尝试形式多样的促销手段,不能仅停留在低层面的降价或打折上,要根据所处行业特性和商场自身的定位拟定不同的促销组合,针对各阶层消费人群推出不同的促销主题,而贯穿整个促销计划的准备和实施则是服务的延伸,不能舍本逐末。

针对价格战现象,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引导消费者仅从单一的价格层面去选购产品,这是不理性的,也是不科学的。因此,地板企业应该将服务、体验提升到了各个门店之中,并对于一些坚持明码实价的品牌给予支持,在宣传和推广上给予大力推荐,引导消费者对于服务、体验、产品、设计等多角度的关注,地板企业可通过这些举动,给市场和各个经销商带来更多的附加值,给生活更高的品质。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