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地板行业的主要问题开始愈来愈凸显出来,比如说产品的同质化问题以及产能过剩问题,在地板消费者日趋成熟的条件下,这些问题也开始在市场上日渐突兀,地板企业要想在市场有自己的一片立足之地,当下就亟待解决这些问题。

行业产能过剩地板企业切忌“蒙圈”

地板企业和品牌倒闭、关门,老板“跑路”、卖场关停等信息,预示着地板行业作为产能过剩行业之一,在市场“寒冬”中已呈现颓势,行业洗牌的压力令整个行业环境更加复杂。多年的粗放发展模式,积淀了地板业诸多沉疴与病灶。在市场环境出现异常之后,各种“危机”病症一时间集中爆发,令地板企业措手不及,一时身陷困境。

市场营销危机。国内市场萎缩,国际市场低迷和贸易壁垒,让本就产能过剩的地板企业一时“蒙圈”了。结构性产能过剩遭遇市场骤冷而紧急刹车,自然难以适应,却“一时无语”,且这种经济增速放缓的趋势将成为今后的主流。多年来引以自豪的巨大产能一时无法消化,从而引发库存高涨、资金紧张等一系列不良反应。

资金流危机来袭地板企业挑战困难

国际市场因美欧债务危机而呈低迷之态,国内地板企业赖以生存的国际市场又被订单减少、出口减速以及反倾销当头棒喝,主营销渠道遇阻,给以贴牌为主进行外贸出口的众地板企业致命的打击。

资金流危机。资金流好比企业的血液,在市场受阻、成本上涨、银根紧缩等宏观经济环境下,一些地板企业的资金流出现了危机,这既是市场营销危机的必然结果,也是导致企业“败走麦城”的最大诱因。由于资金流断裂,企业的生存危机一度达到顶峰并集中爆发,关停、倒闭、跑路甚至自杀也就不难理解了。

有人提出忠告,危机中要特别捂紧钱袋子,不仅是为了度过不知穷期的危机岁月,更是保证企业肌体存活的前提条件。这是保守之策,还有积极作法,就是借助危机,在危机中寻机,为打造明天的竞争优势作好前期投入和铺垫,如加速研发创新、完善服务、拓展渠道、推进转型,实现弯道超车或是逆势崛起。

小编推荐

地板业产能过剩 三千企业何去何从?


目前,地板行业在转型升级当中遇到了部分产能过剩的情况,在近三千家地板企业的沉沉浮浮当中,总有企业会经历淘汰,比如说在整个地板市场产能过剩严重的当下,不少地板企业也濒现库存压力的危险当中,但是从总体来看,中国地板行业前景依旧还是乐观的。

地板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

在外部需求持续萎缩、国内经济增速持续回落的双重影响下,当前我国一些行业出现严重产能过剩,尤其是在一些规模经济行业,高产能、高库存、高成本、低需求、低价格、低效益的问题非常突出。在地板行业这种产能过剩的情况也比较严重。

在总的单量,目前没有那么快的进展下,肯定要在增量市场上想办法。对环保的诉求提高之后,这部分市场也是非常广阔的。整个地板市场首先是量的增长,而后是质的增长,最后带动整个行业利润的增长。这就是中国地板行业从大变强的路径之一。

产能终将释放行业前景可以乐观

在近三千家地板企业当中,‘三无’企业很多。政府正在规范和打击‘三无’企业,如坚决取缔安全无保证、税收无保证和环保无保证的企业。未来环保政策的实施将缓解行业产能过剩的情形。

近20年来,中国地板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地板行业已经被提到国家重要产业层面,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

我国地板行业已形成了庞大的从业群体。与西方地板市场零售、专卖模式不同,中国地板行业销售模式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地板城、家居卖场以品牌自营销售、经销为主,形成了新的销售模式。流通领域为经销商贷款、提货拓宽了渠道,吸引了大量社会资金和人力进入地板行业,极大地促进了地板行业快速发展。

目前,地板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在优胜劣汰的趋势下,好品牌能够占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日子会更好过一些。而随着不少企业选择上市,这些企业有望获得更充足的资金,得到更好的发展。

地板行业产能过剩 如何才能突破重围?


纵向整合,降低采购成本

市场下行带来的竞争压力使得众多地板企业掀起了整合并购的浪潮。并购整合可使地板行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对于小企业来说无疑是“背靠大树好乘凉”,而对于大企业也不失为以较小成本扩充产能,保持自身市场地位的一种方式。地板企业可以通过纵向整合相关企业,以进一步扩大企业的规模,从而降低采购成本,形成协同效应,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

加强创新,焕发行业活力

面对整个行业产能过剩、缺乏行业标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状况,地板企业必须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加强产品创新。目前整个地板行业很多产品都是高度同质化,创新应用是企业得以长青发展的最佳选择。例如,渠道创新减少中间环节,直接打通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通道,有利于缓解行业产能过剩现象;产品创新则有助于企业跳出行业产品同质化的陷阱;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则能帮助企业走出运营成本上升的困局;融资渠道的创新,能让企业获得更多的融资渠道。坚持鼓励创新,鼓励研发、应用新技术,有利于焕发地板行业新的活力。

加大研发,提高产品附加值

在市场毛利率持续被挤压的情形下,通过不断降价来取得竞争优势并非长久之计。在行业洗牌的大背景下,地板产业从之前的“一窝蜂”开始进入“理性”,技术研发成了企业转型的重要手段。为此,应鼓励企业增加研发的投入,增加产品中技术的含量,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地板企业对需重视对技术的研发,构建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价值链体系,把创新和研发能力打造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地板产能过剩是一把双刃剑,这不仅会带来“价格战”、“企业倒闭”等一系列问题。同时也会促使中低端企业进行洗牌,一些质量不合格的、能力不强的、资金实力不强的地板企业逐渐退出市场,最终留下的是实力强大的大企业。所以,地板企业发展需要加强自身技术,通过不断改革创新,以增强自身实力,才能抵挡狂风骤雨。

产能过剩下,衣柜行业开辟“新战场”


导致衣柜企业发展缓慢——产能过剩

随着城镇化建设脚步的加快,很多衣柜企业认为行业发展的春天再次到来,面对广阔的市场前景,越来越多的衣柜企业开始涌入市场。尽管城镇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衣柜产品的市场刚需,并且为衣柜企业开辟的新的市场,但是“觊觎”这块市场的企业并不少,衣柜企业想要占领市场,并非易事。

在市场需求扩大的行业背景下,衣柜企业对衣柜产品的生产数量也在逐渐加大,产能过剩的行业现象逐渐出现。这种浪费现象也逐渐使得衣柜企业面对资金周转不动等一系列内部问题。既然是浪费现象,那么就需要进行资源整个,所谓的资源整合是指衣柜企业需要对不同类型资源进行识别与选择、汲取与配置、激活和融合,使之具有较强的柔性、条理性、系统性和价值性。

需分门别类的整合衣柜企业资源

有效的资源自合是凸显衣柜企业核心竞争力,寻求资源配置与客户需求的最佳结合点,同时也是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手段。对于走在行业前列的衣柜企业而言,产能过剩对其的影响较弱,企业而言,就无力面对这些困局,因此,适时整合资源就成为当下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

在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形下,衣柜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实现规模的扩张和市场话语权的提升,这是资本上的整合;持续开展企业节能减排是对自然环境的整合;延伸产业链是对产品市场的整合;参与行业协会活动和协会平台是对行业资源的整合。衣柜企业唯有通过一系列的整合,才能缓解产能过剩带来的尴尬。

企业要发展,就不能一直朝着同一条路走,衣柜企业过剩的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在发展上都是朝着一个方向走,长此以往下去,无论是公司运营理念、产品、制度都会产生同质化现象,衣柜行业发展需跨入市场运作的“命脉”,这样才能在发展中开辟一片新的道路。

地板行业步入产能过剩阶段 企业需做好优良转型之举


目前,中国经济在呈现高速发展以后,也开始逐渐进入缓慢的发展阶段,该阶段主要是需要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那么地板行业也不例外,在经过近三十年的高速发展之后,不少地板企业亦需加强结构调整,进行转型升级的发展。

中国经济迎来新的发展阶段地板行业或受影响

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将告别过去两位数的增长率,而进入一个中速发展的新阶段,同时伴随艰难的经济结构调整;全国上下应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并逐渐调整心态、思维和行为方式。

在“新常态”表述当中,“新”在哪里?“常”在何处?官方说法,“新”在“不同以往”,“常”在“相对稳定”。实际上,新常态在西方舆论界普遍被用来形容危机之后经济恢复的缓慢而痛苦的过程。以新常态研判中国经济阶段性特征,并将上升到战略高度,表明“增速回落”背景下,中国经济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对于任何一个行业,都意味着转型升级将迎来决定性的影响。

新常态的体现是广泛而明显的,地板行业何尝能够置身之外?何况还曾有经济学家指出地板行业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代表。即是说,地板行业一样是面临“新常态”的相同趋势;“新常态”是地板行业不得不面对的状态,需要尽快摆脱传统发展方式的惯性依赖,主动适应“新常态”下提出的新要求,趟出一条新路子。

产能过剩是地板行业发展状态地板企业需做好转型之举

产能过剩是产业常态。产能过剩是产业充分竞争的一个必然结果。化解产能过剩必然涉及产业结构调整、企业优胜劣汰,短期内可能会迎来震荡,但这绝非是一个在短期内可以完成的任务。

增速减缓是产业常态。地板市场进入需求增长减缓的阶段,产品导向阶段过渡到需求导向阶段,卖方市场转化为买方市场,新的经济形态要求结合市场经济、消费意识和市场需求产生新的发展模式,也迫使企业调整生产节奏和市场经营模式。

节能环保是产业常态。地板行业面临严厉的“环保大考”,这是“上纲上线”的大问题。创新决定优劣,环保决定存亡。即是说,创新决定企业发展的好坏,而环保决定企业命运的死活。实际上,随着机械制造的改进、工艺技术的提升,自动化、智能化程度的增强,让这个行业可以甩掉“三高”的帽子,从而真正蜕变为现代产业。

产能过剩引发行业洗牌 地板企业如何“起死回生”?


改变色彩和款式

色彩和款式是所有时尚产品的显著特点,也是最能吸引眼球和打动人心的。个性化时代,地板企业不妨发制人,发动“色彩与形状”革命。以强烈的设计感让地板产品更加富有色彩张力和表现力,比如在色彩上一改惯用的原木色泽,大胆采用鲜明的色彩,极具爆发力。这对于当下崇尚时尚的年轻人来说是非常有诱惑力的。

地板材质多样化

在很多人的概念里地板一般是使用竹子跟木头做的,但是在不断创新不断尝试新事物的当下,地板的材质也逐渐变得多样化。日前,在市场上走访发现,如今市面上出现了不少材质另类、功能强大的地板。比如,天然环保又坚固耐用的谷壳户外地板,隔音防潮的软木地板,甚至还有奢华的真皮地板等。

发挥产品和工艺优势

地板行业一直都是依靠传统的生产工艺,由于大多企业缺乏改革创新的能力,导致了地板行业出现成本高、效率低、成本高、质量差、交货周期长的问题。地板企业要结合行业发展的趋势,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方案,充分发挥产品和工艺的优势,实现地板的经济实用、高效节能的,实现地板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创新发展。

回归“功能说”

衡量一个企业是否具有先进性,是否具备市场竞争力,是否能不断领先于竞争者的重要指标依据是技术领先方能制造出优质的产品技术工艺。随着我国涂料市场的迅猛发展,与之相关的核心生产技术应用与研发成为业内企业关注的焦点,而涂料产品的创新也开始由装饰性向功能性转变。中国涂料市场在经历了若干风格诉求、材质争辩后,真正回归到“功能说”。

解决物流难题

涂料企业的物流问题是硬伤,阻碍了行业的发展是不争事实,但是并不意味着硬伤最终只能发展成为烙印,挥之不去。针对物流过程中的磕碰挤压容易造成涂料产生划痕、磨损、甚至变形等问题,涂料企业要打通产品运输渠道,或建立配套物流方案、或联合第三方物流公司等。

产能过剩能让有实力的企业变得更强,也会促使中低端企业进行洗牌,地板企业在加强自身技术、不断改革创新的同时,还需创新运营模式,如此才能抵挡狂风骤雨。

地板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凸显 企业走出桎梏需循序渐进


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地板行业产能过剩

当前,我国地板产业面临产能过剩问题,产能过剩问题反映出长期粗放式产业发展方式导致的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脱节,从而形成的是一种“结构性产能过剩”,其特点是低水平、同质化的产能过多,高端产能缺乏。虽然我国地板总产量位于世界前列,但落后产能过剩,大量地板需要淘汰,高端领域所用优质地板却供不应求,有的品种还处于空白,特别是在民用地板领域存在着严重的同质化现象。

导致我国地板产业出现结构性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在于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比较落后。具体问题主要表现在行业创新能力不强,同行企业扎堆在中低端市场拼杀,打“价格战”,新技术、新产品难以满足需求。行业发展方式粗放,没有形成由优强企业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导致行业无序竞争、重复建设严重。

地板企业缓解产能过剩需循序渐进

在与外资企业抗衡较量中,国内地板企业守着庞大的国内市场去做低端产品,却毫无竞争力可言,确实尴尬。产能过剩不仅浪费资源,对企业和产业本身而言也意味着很大的困难,影响不可小觑。因此,地板业化解产能过剩已迫在眉睫,应如何化解产能过剩问题呢?

首先,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积极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生产能力,实现由传统的以生产型为主向生产服务型的转变,由传统地板向绿色地板工业的转变,由中低端地板向高端地板转变,由规模扩张向注重质量效益的转变,从而提高产业整体发展水平。

其次,大力推进淘汰落后和技术创新。强化行业准入,严格限制新增落后产能,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加强对高耗能、高污染、规模不经济、低端产能地板企业的淘汰力度。借鉴发达国家做法,尽快建立落后产能退出的补偿机制及其实施细则,建立激励机制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除此以外,积极发挥政府和行业协会的作用也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我国密集出台了各项环保政策,旨在利用政策倒逼产业调整和升级,以促进地板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制定和完善产业标准迫在眉睫,制定相应的行业标准,不仅可以有效的对地板生产进行控制和管理,又可以在某种意义上自动淘汰和抑制落后产能。

在产能过剩问题逐渐凸显的行业现实面前,地板企业的发展也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市场竞争是残酷的,地板企业化解产能过剩也需要做足充分的准备,在不断完善自身的同时,借助外界的有利条件,才能最终走出产能过程的桎梏。

产能过剩问题凸显 地板企业注重创新是关键


产能过剩阻碍地板企业发展

产能过剩对于地板企业而言,其实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是行业内各品牌越来越不愿意承认的问题。对于地板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各品牌都在不断寻求自己的应对方法。无论是产业转型还是深挖渠道建设,积极改变都是一个好的开始。

 

此前,地板产品仅仅需要满足基本功能需求,就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且缺乏充分的市场竞争,地板产业利润率较高,也推动了行业更快速的发展。2005年以前,中国地板市场需求量大,90%以上的企业都能赚钱,产品卖的快,资金回笼也较迅速。然而这样良好的市场环境在2005年以后,出现了重大的改变。大量的地板企业汹涌进入行业,房地产市场发展一度低迷,于是地板企业陷入了供过于求,产能过剩的困局。

地板企业转型需注重创新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地板行业的这种弊端越加明显,部分企业开始面临倒闭的危机。但是,我们并不能完全地将原因归结为市场环境,还包括自身经营不善、渠道建设跟不上、成本过高等因素。市场发展有其自身规律,淘汰不适应的、落后的企业,留下精英、优秀的企业,才能让地板行业整体水平呈现上升趋势。在这一激烈的背景下,地板企业只有保持危机意识,不断提高经营水平才是关键。

总的来说,大环境在变化,地板行业也在变化中适应,修炼好内功始终是企业在市场中站稳脚跟的关键。有关地板行业转型升级的问题,虽说近几年才成为大家议论的焦点,但产能过剩、产品同质、无序竞争、盲目扩张等,是一直客观存在的现象。面对产能过剩问题,地板企业转型也是行业一直议论的问题。但是,产业转型并不是灵丹妙药,企业还需从自身层面出发,才能更好的适应市场发展。

在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大背景下,地板企业也需跳出传统思维桎梏,培养模式创新能力。在产能过剩问题逐渐凸显的行业氛围中,地板企业唯有以创新的态度去面对问题,才能得到理想的发展。

产能过剩大山压顶 地板企业“走出去”方能发展


走出去方能解决发展问题

近两年,家居建材行业产能过剩、消费市场日益饱和,地板企业深有体会。小品牌、杂牌纷纷败落,大品牌也难逃销售额锐减的命运,情况尚好的企业,其增长速度也开始减缓。地板企业纷纷从多方面开始探索解决之道。在产品上,环保成为了新趋势。在模式上,不少企业也在探索互联网O2O,将线上与线下融合,创造新的卖场形式,以求拓展市场。

如今,转型升级已成了地板行业的共识。但企业也许忽略了一个问题:转型成功,仅仅是解决了生存问题,免于被淘汰,市场竞争依旧激烈。为了生存短兵相接,就算是搅翻了天,企业也难有突破性发展。当前,国内的经营成本逐年升高,已经高于国外的某些市场。地板企业需要的是把眼光投向广阔的国际市场,寻找新的发展,创造新的发展奇迹。

“走出去”要找对方向

经常接触国外市场、稍有实力的企业早在两三年前就已经在尝试深入境外市场,特别是美国这种利润高的市场,和南美洲有一定经济基础并且发展迅速的市场。美国的消费总量是中国的3倍!人口是中国的四分之一,但是保持高速增长,吸引着全世界各国的优质移民。美国近年经济回暖显著且稳定,房地产市场价格不断升高,房屋开工量不断增大。美国85%的房屋都是建于1980年以前,经过30多年,很多房屋有翻新的需求。翻新和新建房的需求增长,必然继续拉动美国家居建材市场的快速增长。

美国家居建材市场零售渠道集中、品牌不多,价格高昂,而随着其需求的渐增,这种供需不平衡使得当地市场(包括大众消费者、建筑商、室内设计师等等)渴望有新的品牌厂商进入,带来更合理的价格。这对国内地板品牌来说,无疑潜藏着巨大的商机。

然而,地板企业要走出去,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从注册、选址、产品选择、人员、仓储、税收政策、包括当地政府及市场资源,这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内地板企业能否顺利落地,和落地的成本和时间。地板企业需找准切入点,才能事半功倍。

地板企业产能过剩严重 卖场扩张更“雪上添霜”


目前,地板行业的发展已经趋近成熟,但是当下地板行业产能过剩已经明显趋于严重,作为承载地板销量的家居卖场而言,卖场的情况也对地板企业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作用。在近年来,家居卖场的体量也呈现严重上升之势,但是这对于地板商家来说更是“雪上添霜”。

地板行业产能过剩加剧亟待化解

从地板行业来说,尽管地板行业的利润在大幅下滑,企业普遍经营困难。但这些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仍有一批在建、拟建项目,产能过剩呈加剧之势。

“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化解,势必会加剧地板市场恶性竞争,造成行业亏损面扩大、企业职工失业、银行不良资产增加、能源资源瓶颈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直接危及产业健康发展。”贵州一位从事地板行业多年的业内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面对当前地板传统产业产能过剩、增长乏力的困难与挑战,地板行业只有积极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开展节能减排,加强新能源开发利用,发展低碳经济,才能实现地板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家居卖场呈现结构性过剩入驻商家情何以堪?

从家居卖场来说,充分的竞争固然是市场前进的动力之一,但家居市场能否消化掉这么多卖场?卖场的扩张,是逆势而为,还是顺势之作?近年来,全国房地产发展乏力,作为下游的家居行业可以说第一个受影响,虽然昆明限购令有所松绑,但市场环境仍不容乐观。今年对于家居卖场而言,不光要和同行竞争,也要和市场环境竞争。

在卖场“过剩”论一说盛行的时候,卖场此举意欲何为?云南家居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介绍,中国的家居流通业,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均匀,导致的家居卖场集中化程度也不均匀,换个角度来看,“过剩”这个词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根据记者从不同专业人士处了解的信息,总结来看,相对于卖场总量过剩而言,细分市场方面,家具卖场并未饱和。家具卖场日后会渐渐分化为专业市场,也会往更深入的区域发展。

加上房地产市场不断地受到调控,特别是近期昆明限购令的松绑,购房环境相对宽松,进一步刺激了地板等家居建材行业的发展。卖场总量过剩只是过渡期的表面泡沫,等到新的、优质的淘汰了旧的、落后的,也就不必担心过剩的问题了。因此,从整个长远的发展态势来看,家居卖场所呈现出的是结构性过剩。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