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板行业的金九银十到来,让许多地板商家纷纷加入促销大军的行列。打折促销一直是商家提升销量的惯用伎俩,诚然,这也是淡季销售的最有效方法。做活动,享优惠,从价格上打动消费者,突破消费者的心理防线。于是乎,大批商家纷纷效仿,价格战由此打响。

地板行业的价格战由来已久,每遇淡季便上演,消费者也已习以为常。地板价格战主要指地板商家在淡季为了争取市场份额或者生存发展而进行的一种竞争手段,以改变地板产品正常价格来达到目的,在打击竞争者的同时可能会损害自己的利益,是地板价格竞争的主要表现形式。

即将迎来金九银十地板业价格战需谨慎

价格战是地板企业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有效手段,能帮助地板企业扩大市场规模。价格战一般在淡季上演还起到减少库存、回笼资金的作用,从而降低地板企业的生存压力,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任何行业都需要竞争,竞争是一个行业优胜劣汰的必要机制,只有竞争才能保障地板行业的勃勃生机,提高地板企业规模经济性。地板企业主打价格牌,在售价上给予优惠,消费者能够享受到一定的实惠,将内在需求转化为购买力,有利于提高行业景气指数。价格风暴能够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一旦商家让利,消费者便蠢蠢欲动。价格战虽然司空见惯,但依旧能在心理上击溃消费者的消费防线,这也使得地板企业的价格斗争愈演愈烈。

但是,价格战并不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价格战毕竟是以牺牲利润为代价的,若地板企业长期低价销售,不利于企业的后期发展。价格战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地板的品牌价值,不利于地板企业的品牌定位。同时,消费者对地板品牌的信任度也大打折扣,加大了地板企业再回到原始定价的难度。

价格战并非地板企业打响市场战役的上上之选,地板企业想要有的长远发展,还需用产品说话。

精选阅读

“金九银十”旺季来临,地板消费者消费需理性


而就消费者而言,面对琳琅满目的促销活动与优惠商品中,往往容易迷失了目标,有可能因为折扣力度与价格,购买到不适合自己家需求的地板,更有甚者会被不法商家低价折扣蒙蔽,进而购买到不合格产品。所以在促销活动不断的地板市场,消费者需要时刻冷静思考,牢记以下三点,做到理性消费。

从自身需求出发、量力而行

消费者购买产品容易受外界影响,从而有购买一款不适合自己需求的地板产品。如您在衡量自己经济状况、家庭需求的情况下,决定选购强化地板,但是来到市场上,面对这么多优惠的产品后,最后却选择了一款实木地板。实木地板虽然在环保、美观、舒适度上都有优秀的表现,但是其价格却要比强化地板高出很多,还会给家庭带来整体装修预算的超支。

所以,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应该根据室内条件确定选购类型,以整体风格确定颜色、款式,综合油漆质量、板面质量、加工精度等方面判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性价比最高的产品。

认准国家认证

如今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越来越注重所选产品的环保、安全,以及对家人健康的健康影响。消费者在选择地板时要确定地板、辅料全面环保,要看其地板是否有中国环境标志认证,同时专用胶水、地垫、踢脚板等辅料一定也要有认证或检测报告。

消费者在选购时可要求经销单位提供权最近的国家抽样检测报告和关注媒体报告,不仅关注环保是否合格,也要注意查看其他性能指标是否合格。但是,一些不法的厂家没经过认证也将环境标志印到宣传册上,宣称自己的地板如何环保达标,欺骗消费者,所以在观看认证材料或检测报告时,还要注意它们的复印件和认证号码,必要时可上网查证,以防上当。

选择品牌地板

很多人对于品牌存在着一个错误的认知,认为品牌的东西就是贵了一个名称而已,性能、质量方面并不会比其他地板厂商优秀多少。其实不然,品牌是靠产品一步步打拼出来的,贵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产品的优秀性,一款质量上乘的地板一定不会过于便宜。虽然地板表面似乎看不出太大玄机,实则内部质量千差万别,比如甲醛含量、耐磨性、含水率的变化等差别,而这些差别就是地板价格差别的真正原因。那些跟风而进的不良地板厂家,虽宣称和名牌地板品质无异,并且价格低廉,但事实上就是这些劣质杂牌地板没有丝毫质量保证,更不要说售后服务了。

一个好品牌就意味着良好的售后服务,专业的安装队伍,质量可靠的产品。品牌厂家对地板铺装、售后服务都会进行跟进,让消费者体验到真正的一站式服务。而所谓那些低价产品,没有售后,没有服务,产品卖出去后,出了任何的问题,都只能自己解决。从另一方面来说,品牌才更能维护好消费者的权益。

以上就是为大家在选购产品时提出的几点建议。金九银十家居促销季来临,在这火热的地板市场上,需要消费者时刻保持冷静的心态,从自身的需求出发,理性消费,为自己的家人带来舒适、安全、健康的家居享受。

金九银十,如何挑选优质木地板?


其中涵盖的行业有农业、房地产、汽车业、金融行业、装修业等。“金九银十”已经成了各行业商家形容每年一度销售旺季的通用语,似乎不管市场现状如何,金九月银十月都会如约而至。金秋飘香,秋风飒飒,秋天给人们一种空灵,清新的感觉。许多人喜欢思索、反思着一些事情。当然,室内装修更是这个时间段最火爆的时刻,人们会有平静的心态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搭配出适合家庭居住的风格。地板,这个不可或缺的材质是装修必备。

目前市面上木地板的种类主要为实木地板和实木复合地板两大种,材质不一样,护理的方法也会略有不同。复合地板的强度高、耐磨系数高、防腐、防蛀也高。因此无需上漆打蜡,护理起来也非常简单。而对于地板界的尊贵身份象征的实木地板,打理起来也没有那么麻烦。那么如何在众多的木板类型和品牌中选择物美价廉的地板呢,如何选择的地板才是最适合自己家的呢,国林地板帮您开启火眼金睛模式,寻找出最适合自己家庭的地板。

首先不要用大量水接触实木地板,因为实木地板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持干燥。在保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直接用湿拖把拖。记得隔2-3月为地板打蜡一次,对于多久为地板打一次蜡,没有确定的要求。主要是看实木地板上面的光洁度对着阳光的时候会很光亮,如果没有那么光亮了,就需要好好打理一番了。基本上三四个月需要打理一次。

使用三、五年后,重新油漆,首先用软布擦干净地板,然后用细一点的水磨砂纸,蘸点温水,将板面轻轻打磨一遍,磨去其上残留的油污,并磨去上一次油漆时留有的小漆粒。

因此,选择地板,一定要选择知名品牌。买地板,还是国林的好,全国销量遥遥领先。国林地板,你值得信赖!

金九银十季:多数地板商家沦为低价竞争?


现在已经是金九银十前期,笔者在走访家居卖场的时候发现,诸多地板门店都开始紧张筹备“金九银十”的活动,但是经过大量的市场走访,小编了解到,金九银十期间,各个地板商家多数还是将着重点放在了产品价格方面,比如说进行折扣促销,但是长期以往,地板企业长远发展还有待考量,要想真正获得市场,还需以品质取胜。

迫于竞争压力多数商家沦为低价竞争

一直以来,地板行业进入门槛低,众多经济实力不强、管理模式落后、工艺品质标准低下的中小型地板企业蜂拥而起,以低价冲击市场,并迅速成长,在行业中隐有铺天盖地之态势。

而迫于竞争生存压力,一些二线地板品牌也放弃了基本的定位原则,随行就势委曲求全,开始降标准、降价格,从而加速了行业生存危机。降价背后是降品质,降品质就会伤害市场,毁掉品牌。

这种特点还不只出现在零售市场,地板企业的工程投标也同样竞相压价,其结果是损人不利己,无利可图,竞标价格低于其成本,只能是降低质量。这样的恶性竞争只会使劣质产品鱼目混珠,以次充好,品牌产品受压,形成一个无奈的恶性循环。

地板企业需肩负质量责任用品质冲市场

长期低价竞争进行恶性循环的最根本原因,多数是因为地板企业自身定位盲目、抗风险能力差,面对逆境迷失了方向。一个错误的决策会导致企业丧失造血功能、抗风险能力减弱、流动资金枯竭、倒闭、使经销商蒙受损失等不良后果。

同时,品质管理意识也比较淡薄。很多新建地板厂家没有质量管理制度和标准,连最基本的专业质检岗位都没有设立,更谈不上品质管理,所有质量标准单纯的依赖经验丰富工人的评定,产品的制造者也成了产品的检验者。

为了回避质量责任,使品质控制就流于形式,导致问题产品在市场流通,这样最终只能让经销商、消费者、市场深受其害,厂家最终也将自食其果,在投诉、索赔、返工、材料浪费、亏损中宣布破产进而消失。

“金九银十”中小地板企业如何谋得市场商机?


地板市场多方因素阻碍企业发展

对于当下地板行业而言,影响企业销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建材市场需求不足,且又产能过剩,各方都在观望,不做库存,降低了市场进货、补货热情,对市场销售造成直接影响。其次,地板出口国际贸易壁垒加厚,一旦产品性价比不占优势,就会降低业务的竞争力,爽约、挞订时有发生,对地板出口业务也产生了严重影响。

除此以外,部分区域的原材料、人工、煤电、物流等成本因素抬升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企业的竞争力大打折扣。从相关产区的报道来看,大部分企业上半年的业绩非常惨淡,中、高、低各个档次产品的竞争非常激烈,大部分产品价格已经已压到没有最低只有更低了,但是也有企业经营得风起水生。这说明,地板市场上的商机依旧存在,但如何寻求还需企业发挥主观能动性。

地板企业发展需做好精准定位

分析自己的产品地位,细分市场占有率,确定目前情况下的产销盈利模式,弄清目前哪个产品及规格是畅销赚钱的,哪些产品是不适应市场发展的。计算出影响销售增减的原因,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细加分析,列出一个销售品种、销量组合,确实做好预算和生产计划安排,以及各环节的资金占用情况,重新规划目标。

地板企业营销部门首先落实一个“抢”字。对各地刚性市场需求进行系统的调研梳理,并挖掘出刚性需求的具体策略及操作计划,利用一切可能的渠道、资源去抢占市场份额。发展新客户要体现一个“找”字。在展示自己产品优势的同时,多了解竞争对手的渠道分布,就会找到客户喜欢的品种和规格。

因此,对当下的地板企业而言,尽管市场的整体形势会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但是地板企业该如何最大程度谋求商机还需要企业自身来决定。在当下的市场上,唯有提高服务质量,在创新和市场定位等多方面共同发展,才能在白热化的竞争中取胜。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