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从事地板业近20年的某地板厂老板孙兴(化名),在即将退出地板行业之前,告诉记者,多层实木地板的生产和精装修房的推广过程中,问题多多,“盲目代工、冒名生产、知假采假”等现象都不是个例。

在知情人的指点下,记者通过暗访发现,仅大兴团河地区存在至少十余家小型地板加工厂,为品牌地板代工,或者为精装修项目提供假名牌地板。

业内专家表示,愈来愈普遍的代工模式需要质量监督配合,开发商销售精装修房时,应该在购房合同上注明环境检测指标,并对所有精装修部品质量负责。

业内人士爆“早知会有这一天”

“早在几年前我就知道,这个行业迟早要出事,“毒地板事件”只是一个开始。”在孙兴看来,“毒地板事件”看似偶然,实际上却是整个地板和地产行业潜规则下的必然产物。

“变味儿”的代工生产

“前些年大家都做实木地板时,市场还是很规范的,进入成本高,产品也有保证”,孙兴说,近年地板行业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

据孙兴介绍,以前实木地板对资金、设备要求比较高,但进入2000年之后,随着多层实木地板(又称多层复合地板、实木复合地板)的生产推广,地板进入门槛拉低了。“一百万左右就可开个小型地板加工厂,一年就能收回成本”。

这些小厂的生存之道除了生产假名牌外,还为品牌企业代工生产。“现在时髦点叫OEM”。孙兴告诉记者,现在不少品牌地板的主要生产模式都是OEM,即他们出品牌出设计,找加工厂生产。孙兴认为,OEM模式非常好,但在地板行业推进时变了味。“有些企业已经完全没有自己的生产线,所有的产品都是代工生产,但质量监控却没有跟上,不同代工厂出来的产品品质很难保持一致。”监管的缺失令这些代加工的地板良莠不齐,并进而衍生出一条灰色利益链条,最终由消费者买单。

地板生产不同于其他消费品生产,那种常年稳定,订单性很强,“经常要交货时,生产跟不上,就会去市场‘抓货’”。孙兴所说的“抓货”不同于平时相对稳定的签有合作协议的代工生产,而是临近交货期,在市场上寻找任何可以生产同样产品的加工厂,提供样板,告知技术要点,限定时间交货。这种“抓货”的主要对象就是小加工厂,其技术水平很难保证质量,最后的品质可想而知。

精装修房的猫腻

精装修房的比重越来越高,开发商承诺装修部品的品牌,往往被购房者视为质量过硬标准之一。孙兴告诉记者,其实相当一部分“品牌产品”可能来自无名小厂。

据孙兴透露,无名小厂很大一部分订单来自开发企业的精装修业务,开发企业的采购人员上门,定制某品牌产品,提出生产要求,谈好价格,成交后就签订加工协议,之后,打着某著名品牌名号的地板就成为该项目业主们入住后看到的名牌地板了。孙兴的爆料得到另一位地板加工工厂老板的确认。

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板告诉记者,他的工厂就接过类似订单。据其透露,不少房地产企业或经销商甚至都不需贴牌,直接运到工地进行铺装,“在合同里随便写一个约定品牌就行了,反正也没有人检查”,有时“谁的品牌名气大,就贴谁的牌”。据了解,即便开发企业精装修房里铺的肯定是真品牌地板,但地板质量很可能与市场零售的地板质量不相同,即所谓的“工程板”与“零售板”的区别,二者质量相差颇大。

扩展阅读

注意地板行业六大黑幕!


商场充当保护伞

个别商场为了铺位出租的局部经济利益,招入无地板生产许可证的个人、个体户销售地板,无质量信誉及售后服务保证,商场充当了不合格地板的“保护伞”。提醒消费者,要去正规的建材市场或筑牛网上的品牌商家挑选地板。

质量检验报告不合规范

质检报告不是原件,或复印件无质检部门确认的红印章。提醒消费者,产品质量检验报告只有本批次的有效,行业一般半年内的质检报告视为有效。有的地板经销商将虚假荣誉证书挂在店内抬高自己身价。提醒消费者,要看证书颁发单位机构,更要看产品质量。

各大功能“神乎其神”

一些地板生产企业和经销商片面夸大产品性能,大肆宣扬地板可以防水、防虫、抗菌、防火、绿色环保、健身等内容。提醒消费者,要求经销商将承诺内容写入销售合同之中,日后可据此维权。

国产进口“含糊不清”

以国产的产品冒充进口的产品,以普通的产品冒充名牌产品,甚至用劣次品充当合格品。进口产品要看进口报关单,合格产品要看质检报告。

售后服务增“花样”

送货上门却只送到大门口,进院要收费,上楼要收楼层费;名为免费保养地板,实则推销地板蜡、地板油精。提醒消费者,购买时要明白合同具体条款项目,注意收费与免费范围。地板生产企业或经销商为省钱雇用非正规安装人员。

合同里玩文字游戏

用不规范合同确定一些霸王条款,如有的经销商承诺“30日内自由退货”,却在合同中不说明退定金还是退全额货款。提醒消费者,在与经销商签合同时要注意各项条款内容,不要盲目签字、交款。

规模生产与柔性生产并行 地板企业远离不归路


产业链太长容易走向“不归路”

地板作为一个传统行业,诸多因素将直接或间接地给企业带来严峻的考验,例如成本和费用持续上升,结构性产能过剩,产品设计创新缺乏等。业内人士指出,随着社会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分工协作已经逐步成为发展趋势,纵向集成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即通过重资产的并购已经不能解决供应链管理不足的问题。“如果企业的软实力跟不上,不能给客户真正的价值,也无法给公司带来好处,最终会让企业不堪自重而垮掉。”

地板产业在转型升级时要将资产结构进一步优化,对研发、生产、营销、服务等资产结构进行分工,把轻、重资产逐步拆分,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专注深挖潜在需求,才能实现价值最大化。在低速增长时期,地板企业必须合理控制好资本债务结构,一方面为过冬储备资金,另一方面在行业的洗牌期充分蓄力。

规模生产要与柔性生产“并行”

近些年,全国主要城市精装房比例逐年提升,北京、上海精装房分别占到45%和55%,广州、深圳则超过了70%。一线城市“80后”和“90后”个性家装的比例在以每年15%的速度递增,这些消费群体以高端的消费群体为主。个性化产品对生产组织来说难度会不断增大,地板企业通过柔性制造模式,依靠计算机智能生产和现代化柔性生产设备,多规格、多样式产品集中在一条生产线上生产,实现从产品决策、产品设计、生产到销售的过程自动化。

那么,“规模化生产”和“柔性化生产”如何在传统地板企业中做到并行发展?目前地板企业面临的现状是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做生产上调整。“如果企业的目标客户是一般消费群体,那么你就要采用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但如果你的目标客户是高端消费群体,那么你就要做个性化的定制产品,”业内人士说道,“相比前者,后者的生产难度明显更大,但柔性化生产的产品附加值明显更高。”

目前,地板行业70%左右的产品在国内销售,根据国内的消费水平,要在短时间内以柔性生产为方向实现改变不容易。而在国外市场上,地板企业仍然“靠产量”来占据市场,对比发达国家市场上的产品,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相对少。

地板市场尚未完善,六大黑幕需警惕!


黑幕一:商场当保护伞

现在一些个别的商场为了租铺的局部利益,准入一些没有地板许可证的个人经销户,这种没有质量信誉售后服务保证的地板产品,严重的损害了消费者的个人利益。

黑幕二:质量报告不规范

质检报告不是原件,或复印件无质检部门确认的红印章。提醒消费者,产品质量检验报告只有本批次的有效,行业一般半年内的质检报告视为有效。

黑幕三:大肆宣传产品功效

现在一些地板经销商喜欢片面的夸大产品的性能,大肆宣扬地板可以防水、防虫、抗菌、防火、绿色环保、健身等内容。这些都是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做法,消费者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适当权益。

黑幕四:国产进口模糊不清

国产的产品冒充进口的产品,普通的产品冒充名牌产品,甚至用劣次品充当合格品。在此也提醒广大消费者,进口产品要看进口报关单,合格产品要看质检报告。

黑幕五:售后花样多

送货上门送到大门口,进院要收费,上楼要收楼层费等等,所以消费者在进行此类消费的时候,也要注意看清楚合同上的具体项目条款,清楚哪些收费和不收费。

黑幕六:合同玩文字游戏

一些不法经销商用不规范的合同规定一些霸王条款,让消费者有苦难言。在此也提醒消费者,在于经销商签订合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各项条款,切忌盲目交款、签字。

在这金九银十的装修季,也希望广大消费者擦亮眼睛,谨防以上六大地板市场内幕。

强化地板生产时质量标准


强化指标是强化木地板性能的综合反映,也是国家质检部门所检测的主要内容。了解这些理化指标,才能够辨证地理解强化木地板的综合性能,才能对自己的选购重点进行综合选择。

客厅木地板图片

一、表面耐磨转数

耐磨性能直接影响到产品的使用寿命,因为产品的表层一旦破坏,则无法修复,使用价值也就大大降低。在强化木地板的表面,有一层透明的耐磨纸,成分是三氧化二铝,它使强化木地板表面耐磨能力大大高于普通涂漆的地板。耐磨转数是耐磨度的表示方式,国标规定一般为6000以上,耐磨转数越高,产品的耐磨性能就越好。选择时应结合使用环境和产品的性价比进行考虑。—般检测结果在6000转—9000转的地板适合家庭使用,9000转以上的适合公用场所使用。

小编提醒:消费者在选购时一定要清楚耐磨值只是强化木地板的重要指标之一,并非是产品的唯一标准。也就是说,耐磨值高,产品不—定就好,还应综合考虑以下一些指标。

二、甲醛释放量

强化木地板因生产中所用的胶粘剂而含有游离甲醛,若有过量的甲醛从地板周边密封不严处释放出来对人体有害。国家标准GB18580-2001规定,强化地板通过干燥器法测试,必须达到E1级标准,即甲醛释放量不超过1.5mg/L。

三、基材密度

强化木地板目前主要是高密度纤维板,密度为0.82g/cm3以上。国家GB/T18102-2000标准规定,基材密度大于或等于0.80g/cm3为合格。 基材密度越高,地板的力学性能、抗冲击性能越高,但弹性变差。

四、吸水厚度膨胀率

吸水厚度膨胀率反映产品的耐水性能,该指标值越低,耐水性能越好。耐水性能差的地板在潮湿环境下,地板周边若密封不严,可能发生较明显的膨胀,引起尺寸变化。尺寸变化过大会引起地板起拱,从而影响地板使用寿命。同等密度的产品,吸水厚度膨胀率越大,尺寸稳定性就越差。国家标准规定,吸水厚度膨胀率应不超过10%为合格,优等品应小于等于2.5%。

五、反映产品干缩湿胀程度的指标,根据国家标准,以3.0%至10.0%为宜。

六、表面胶合强度

餐厅木地板图片

该指标反映强化木地板的表面装饰层与基材层之间的胶合质量,应大于或等于1.0MPa。如果胶合质量差,产品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装饰层会产生剥离。

七、内结合强度

该指标是反映基材内部纤维之间胶合质量好坏的关键,应大于或等于1.0MPa。

八、静曲强度

该指标是反映产品机械强度的重要指标,反映产品抵抗弯曲破坏的能力,应大于或等于30.OMPa。

九、表面耐划痕

该指标反映产品抵抗尖锐硬物的能力。表面耐划痕值越高,抵抗尖锐硬物的能力就越强。合格品应大于或等于2.0N表面无整圈连续划痕,优等品应大于或等到于3.5N表面无整圈连续划痕。

十、表面耐香烟灼烧

该指标反映产品的表面阻燃性能。香烟灼烧后,地板无黑斑、裂纹和鼓泡为合格。

十一、表面抗冲击性

该指标反映产品耐冲击能力。采取落球试验,观察在重球落下后,试件表面有无凹陷。该指标不超过12mm为合格,通常强化木地板都无明显凹陷。

十二、表面耐污染、耐腐蚀、耐干热、耐龟裂、耐水蒸汽、耐冷热循环

以经过相应测试后,表面无污染、无腐蚀、无龟裂、鼓泡、突起、变色等为宜。

地板企业拓展生产链势在必行


相比起大型地板企业,中小企业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应该将有限的力量,集中在打造明星产品上,守正出奇,才能够真正得到绝处逢生。都说“术业有专攻”,既然设备、人才、资金等各方面没办法和大型企业相比,那么中小企业就应该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某个品牌上,以争取在这片区域中做个领头羊。同样的道理,中小地板企业在拓展销售渠道的时候,应量力而行,有针对性的开发市场。很多大型地板在全国布局,甚至蔓延到国外,但由于中小地板企业品牌影响力还不够大,盲目完成在全国各地的布局,取得的效果只会是适得其反。

因此,中小地板企业要对自己所属区域客户分属市场摸清,找出重点市场,同时树立“小区域大品牌”的经营思路,通过选重点建热点,树立样板市场,从而达到以点影响面,继而带动周边市场的效果。综上所述,中小企业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地板市场中生存下去,就必须明确在自身的定位,不可盲目随从。

地板行业在国内发展多年,如今伴随市场多元化发展趋势的逐渐凸显,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已经上升到了白热化的发展阶段。目前,随着产业跨界逐渐成为市场常态,不同行业间的资源互补也成为市场常态。在这种情况下,地板企业注重资源整合显得尤为必要。

在当前企业竞争、产品竞争日趋激烈的行业背景下,提高产能、增强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利润率、增强企业竞争力成为整个地板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产业链整合的理念在地板行业里被顺势提出。对于地板行业产业链的问题,很多地板企业的相关人士都抱有同样的观点,即地板业要发展得好,从企业的角度看,做整条产业链是关键因素。

目前,几乎整个地板行业的企业都是单一型的,只能做整个产业链中的一环。在行业发展前期,大家都有钱赚的时候,很多人会看不到潜伏的危机。可是,当行业过了暴利时期,竞争也就越来越激烈,潜在的危机就难免会爆发,这时候还只做一个环节,就不免会多方受制,生存困难。众所周知,地板行业目前已经过了暴利时期,如何更好地谋求生存,已是摆在眼前的当务之急。

据了解,目前,由于不同知名地板企业的状况、战略定位或转型指导思想的差异,他们在产业链整合上大约有三种模式:首先,产业链纵向扩张,地板企业向木门行业拓展。其次,产业链横向扩张,不少地板加工企业开始提供规格板产品。再次,相关产业多元化扩张。在南浔部分地板企业开始涉足木门生产以及投资其他行业。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