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的地板市场上,大型跨国制造企业和小而精的地板企业成为大浪淘沙留存下来的企业。前者是因为实力雄厚,而后者则是因为路线专一。诚然,在当下的地板行业中,企业想做到如大品牌那样的实力,不仅需要日积月累,也需要资金支持,短期内是难以达到的。后后者,或许可以成为地板企业激增压力下发展的方向。

多领域发展或为地板企业带来风险

地板行业在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如今整个行业的发展态势逐渐趋向缓和,行业也逐渐陷入瓶颈期。在较为尴尬的发展局面中,不少地板企业主都能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倾向于自我变革,但是很多时候却不得其法,激进的改革反而使企业陷入了更大的窘境。

部分地板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往往涉足多领域,产品的类别也是多而繁杂。企业铺展过开,导致企业在内部形成了渠道与市场的竞争,不仅不利于管理,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使得企业无法在核心产品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影响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过多的产品类别往往呈尾大不掉之势,加重了企业的成本负担,增加了企业运营的风险。

地板企业精专路线需“双管齐下”

地板企业想要走精专路线,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评估自己再发展过程中每个阶段在市场中的占有率,进而计算出当时企业所具有的发展潜力,通过参数的推导对于企业的未来改革方向有很大的帮助,与其在那绞尽脑汁,不如实实在在的数据来的靠谱。通过这些数据,地板企业就知道应当适时的放弃掉那些市场占有率不高抑或潜力不足的产品。而通过在不同地域销售数据的计算也能够避免盲目扩张,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营销能力选择合适的发展据点。

这个过程不是一条直线而是需要纵向与横向两方面均衡的考量,中国市场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发展过于迅速,市场时机瞬息万变。地板企业的精细化之路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也许会水土不服。和他们近乎于执着的专精一点不同,中国企业也许要做的是专精一面。毕竟,中国的市场大,竞争也大,过于苛求专精这个概念无异于一场豪赌。

编辑推荐

业内:地暖行业大洗牌开始


针对今年地暖行业低速增长发展的现状,有业内人士表示,行业洗牌趋势已渐露端倪,整个行业将进入理性发展阶段。但在此之前,行业还会经历竞争惨烈的洗牌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众多地暖企业将面临生死大考,能够生存下来的企业将是少数。在管材领域,有人预测:未来可能只有约10家企业能在市场上幸存。鉴于目前我国仍有数百家地暖管企业,未来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地暖行业其他领域的洗牌情况估计也是大同小异。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以管材企业为例,近来有的管材公司已经走到了被拍卖的地步。究其原因,要么是企业资金链出了问题,要么是企业经营管理不善。这些企业之所以会在洗牌过程中被“洗”掉,原因大致有四:

其一、“不务正业”。这类企业没有把精力放在管材领域,而是依靠前几年市场高速发展所积累下的“老本儿”坐吃山空。

其二、管理不善。这些企业虽然多年来一直在经营管理方面探索自己的独特模式,且曾取得良好市场战绩。但由于缺乏科学的经营方法,当市场趋于规范之后,难以适应新的环境。

第三、惯打价格战。这些企业为了市场份额不择手段,总是通过价格战占领市场。随着市场趋于成熟,价格战已不能在市场上占有优势。

其四、错失时机。在前几年市场发展迅速之时没有抓住时机综合发展,且产品单一。尽管多年来兢兢业业,管理和经营也在按“套路”出牌,但缺乏适应市场的应变能力。

有业内人士表示,“洗牌”是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如同动物世界中那些远离族群的“落单”动物更可能成为猎食者的目标一样,远离市场发展主流的企业必将成为行业“落单”者而遭到淘汰。这是市场自然淘汰法则的结果。市场竞争是残酷的,虽然我们对一些企业充满同情,并对其为行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抱有无限的钦佩之情,但市场竞争不能靠感情,也不能靠企业曾为行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所以,在目前这样的特殊时期,企业一定要“稳住”自己,“稳住”既有市场,为打好下一个注定会更加惨烈的“战役”做好准备。企业一定要认识到,任何企业都有可能在市场“洗牌”过程中没落,进而退出市场舞台。只有保证产品质量,遵循市场发展规律,及时预见市场发展趋势并及时调整企业发展策略,才能打牢根基,才可能避免成为市场洗牌过程中的下一个出局者。

地板行业大规模环保督查来袭


环保督查来势汹汹环保政策执行到底

从环保督查整治中不难推出,国家对包括地板在内的家居建材行业领域要下“狠手”了。在此背景下,那些注重产品研发和品牌建设的中大型地板企业的生存将越来越好。在国家继续加大对地板等制造业在内的领域的环保监管力度背景下,地板企业生存难度必定将进一步加大,环保不达标、技术研发力弱、产能落后的地板企业,或将被取缔淘汰,中小地板企业更是被列入为淘汰重灾区。

2017年完成地板行业环保督查各省份已经势在必行。此外,后期环保督查更会不断加大执法力度,对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继续保持高压态势,把环保政策执行到底。

环保形势严峻地板企业急需转型

作为被重点整治的制造行业的一员,地板企业千万不能有所懈怠。地板企业要想发展,淘汰落后产能为第一步,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行业升级换代。因此,地板企业必须要重视环保,进行绿色生产和排放,生产健康环保产品。企业只有坚持不懈的朝着绿色、低碳、环保道路前进,才能推进行业的升级换代,从而在地板企业发展中拥有持续生命力。

转型升级、环保变革已然是地板企业的当务之急,地板企业定要重视环保建设,实现绿色生产与排放;重视创新研发,生产含金量高的产品;重视管理变革,转粗放式管理为集约式管理;重视品牌塑造,确立市场优良口碑等,如此方能在高压的环保政策下坚强前行,实现长远发展!值得庆幸的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地板企业向环保转型也为地板产业提供了无限可能。

行业大咖共话木地板发展趋势 新功能研发受关注


未来地板企业更应该走差异化道路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一些消费者对木地板的主要关注点还是甲醛是否超标和产品质量是否合格,但在一些龙头企业看来,这两个问题基本不用再担心,已经得到了很好的保障,他们现在考虑更多的是如何走产品差异化道路。

据德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汝继勇介绍,目前德尔地板通过使用胶种的改变,其地板产品的环保指标已经达到了国际较高水平,“我们的实木复合地板采用了大豆胶,强化地板采用了MDI胶。这两种胶的使用就实现了地板生产的‘零醛添加’。”

他认为,未来的地板企业更应该关注的是走差异化和特色定位的道路。“过去的地板产品是大众化和同质化的,而根据我们的调查,目前地板的主要消费群体已经以70、80后为主了,他们的需求是不趋同的,价值主张更明确,这就要求产品和品牌要有特色。”

对于消费者同样关心的质量问题,在一些龙头企业的产品中已经可以得到充分的保障。记者在上海菲林格尔木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车间里看到,每片木地板原料在进入生产线前必须经过人工检验,而为了保障这道程序的严格执行,菲林格尔专门安排了40名工人,据该公司总经理刘敦银称,此环节上这种人力成本的投入在木地板行业是很少见的。另外,在产品生产完成后还要再经过一道人工的检验和企业研发中心的质量检验。另据介绍,菲林格尔的质量保障措施覆盖了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从原材料的进口开始就被设置了严格的检验,并建立了自己的企业标准,即使是同一批引进的原料,也要求经销商根据不同的生产日期做相应的检验。而在生产过程检验中,特别注重理化指标,在出厂检验时除了企业自检还专门委托了第三方机构检验,同时每片地板都有可追溯的编码。

地板产品功能创新备受大佬关注

目前中国木地板行业的龙头企业在产品的环保性和质量方面已经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他们现在更加关注的是产品未来的发展方面,如发展模式的创新,产品功能的创新等。

大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陈晓龙就表示,企业从发展的角度来讲,应该考虑多层次、多领域的创新,如电商,O2O,互联网+,工业4.0等新思维和新模式的应用,“大亚现在正准备通过实施‘互联网+制造+资本’的行动计划推动互联网与大亚家居的深度融合。”

北美枫情木家居(江苏)有限公司总裁周清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木地板产品未来发展的趋势将是外观的设计更加多元化,油漆使用量逐渐减少,以恢复木材表面木质纹路的感觉,同时,产品的稳定性和实用性也会加强。

同样是在产品创新方面,一些企业已经开始了自己的探索。据汝继勇称,德尔已经开始考虑木地板与石墨烯等新材料相结合的新产品。而在菲林格尔的规划中,未来的家居产品将可能实现一些很实用的“微智能”,而这些“微智能”并不同于“智能家居”,刘敦银解释称,“它是基于橱柜、地板等家居产品的,通过目前人们所掌握的科学技术,赋予这些产品更多的功能。比如,未来的床头柜可能会实现无线充电功能,未来的地板可能会具有通过接触就能监测和显示一些人体健康数据的功能等。”

多元化趋势渐显 专一化地板企业是否还有春天?


泛家居成为地板行业发展趋势

现如今,“泛家居”成为家居建材行业中较为火热的词。而横向扩张,拉伸企业产品线也已经成为不少企业近年来发展的方向。纵观中国地板行业,多元化发展已成趋势,各大地板企业都已进行横向扩张的多元化布局。对地板企业来说,多元化是抢夺消费者和市场,以及在激烈竞争中寻求突围的重要途径。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地板企业达到什么样的条件才可以“泛”?业内人士透露进军大家具的有两种力量。一是消费者有装修恐惧症,家具一体化服务是市场趋势;二是地板企业在本领域上有领先优势,能够自然而然地拓展到其它定制领域。从中可看出,依托某一领域优势逐一拓展相关领域是重要策略。布局多元化的企业大多遵循这一原则。从相关联品类拓展,不管是从技术基础、资源整合还是消费者认知来看,都有先天优势。

多元化和专一化并存是未来市场趋势

尽管地板企业多元化的发展已经趋向于常态,但是多元化并不是万金油,盲目扩张毁于一旦的家居建材企业并不少。相比纷纷布局“多元化”的火热,仍坚持深耕单一品类专业化运营的企业越来越少。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专业化缺乏广阔的发展空间?业内人士认为,专业化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把自己做好、做优、做细、做精,才是最强的企业。”

从全球和历史的眼光来看,国际知名品牌以及百年老店确实是通过专业化发展壮大,它们在专一领域做到了极致,成为所在品类中当之无愧的领先者。对消费者而言,他们倾向于认为专业化品牌产品和服务更专业可靠值得信赖。目前,国内仍深耕专业化的知名家具企业大多成为领域内领先者。

有专家表示,地板企业应该在单一品类专业化程度很深的基础上再做多元化。因为企业跨界做其它品类会存在“不专业”的风险,毕竟中国大部分地板企业在细分品类没有绝对优势。从整个市场发展情况来看,应该是专业化和多元化两者并存,以专业为主。他指出,多元化布局特别是“大家居”战略对企业的人才、资源、资金、研发设计等要求很高,并不是每个地板企业都适合。未来大家居领域能真正出一些有实力的品牌,但大部分地板企业还需要回归专业化。

地板行业洗牌加剧 企业发展需洞悉倒闭背后原因


资金链问题成为企业倒闭的原因之一

纵观当下市场,层出不穷的企业倒闭事件让不少企业心生恐慌。如今的家具行业可谓是冰火两重天,这边厢争先恐后要玩上市,那边厢关停破产闹倒闭,整个市场动荡不安。面对复杂的大背景,家具企业应该如何在拨开市场迷雾,看清楚“倒闭潮”背后的真相,从而避免踏入“雷区”。家具行业作为其中发展相对成熟的产业,自然也需要在这方面提高警惕。

当下,很多家具企业并不是按照需求定制的,而是企业根据以往的销售业绩和对未来的消费趋势预判来组织供应链先进行产品生产的,这带来的结果是企业需要承担巨大的采购、仓储、库存等成本。这就导致库存快速积累,资金链不断枯竭,而市场又持续走低,而最终压垮了企业。

家居建材企业需适应快速变化的消费需求

消费需求与供应链严重背离带来的巨大冲突还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家具企业未能适应快速变化的消费需求。这几年,家具行业中部分企业处于扩张期,当企业长期处于高速增长时,就会丧失对市场的基本判断,对消费需求变化表现出来的是无知甚至漠视,未能顺应趋势及时调整产品和营销策略。家具行业的“倒闭潮”也折射出了传统家具企业在渠道建设及管理、营销网络等运营内功方面的脆弱。

面对层出不穷的倒闭事件,家具企业也必须要在明确市场形势的情况下,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新方向。时下,各种外来因素正在不断侵蚀家具市场,企业唯有明确倒闭潮背后的原因,才能真正化危机为商机,迎来更长远的发展。地板行业在这种市场背景下,也必须要根据倒闭现象背后的原因来制定战略方向,如此才能在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