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逛超市的时候都会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商品的定价大都是9.99元,3.98元,12.99元等这样的价格,9.99元和10元虽只相差0.01元,但是大多数消费者都会选择前者,这就是所谓的心理定价策略。

大多数消费者在购物时也总是青睐心理定价模式,他们会觉得这样的价格是经过精打细算的,更容易让消费者产生信任感,尾数价格定位虽然看起来只是相差了几分钱,但是会让消费者觉得划算一些,复合消费者的心理。

有人可能认为心理定价策略只适合超市等零售行业,但是就目前的地板市场而言,竞争太过于激烈,必须在某一方面玩玩花样,才能吸引消费者,所以,心理定价策略不失为一个理想的选择。

地板企业可以像超市一样,把那些地板的标价加上尾数,如1999.99元、2999.99元等,比起那些实实在在的整数,消费者会亲赖于那些有尾数的标价。地板企业也可不定时的上下微调价格,在有尾数的标价的基础上,微微的价格调动都会让消费者觉得便宜了很多,虽然只是几块钱,几十块钱的调动,在消费者看来都是得了便宜。

超市里你也会发现有的商品价格有时低有时高,这其实是为了增加销售量,地板企业也可以有针对性的对某块商品进行价格优惠促销,但是不要总是想到下调价格,也应该适当的上调价格,一度的下调价格会让消费者产生一定的心理误解,有的消费者会认为一直这样下调价格是不是因为产品取材很差,卖不出去了,所以适当的上调价格也是增加销售量的方法。

小编认为,地板企业需善于利用心理定价策略,抓住消费者心理,才能持续经营与吸引顾客购买,增加整个地板市场销售而获得最大效益。

延伸阅读

地板产品定价基本原则:价值决定价格


原材料价格上涨地板企业要静观其变

供给侧改革大背景下,去产能效果凸显,低端高能耗产能限产、甚至停产,导致心理上感觉短期内供求关系趋紧;而物流费用上涨也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因此,原材料价格有阶段性、周期性回弹需求,属正常市场行为,不宜过度解读。对于此轮原材料价格上涨,市场研究机构普遍认为,主要受到大宗商品期货指数拉涨,资本市场带动;业内人士认为,影响地板价格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原材料上涨不是推动地板涨价的充分条件,但一定是必要条件之一。从宏观经济、中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等多个层面研读,短期的暴涨暴跌不足以说明中国经济的长期走势。而对于原材料价格短期剧烈波动的根源以及影响,地板企业要静观其变,且不可盲目跟风。

产品定价首先考虑价格能否支撑价值

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经济学原理或市场营销学给我们的启示是:企业定价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其自身的定价程序和定价策略。价格策略是唯一与企业利润或盈利能力直接相关的主要因素,所以其显得尤为重要。从大的方面来讲,会影响地板企业生产与发展。价格策略适当,则会在最大程度赢得市场,产生足够利益空间,并取得最大化利润。若价格策略失败,而以小的切入点来看,会影响产品需求,导致销售下滑。所以,企业定价,必须要首先考虑产品价格能否支撑起价值。

其次,对于企业目标、市场地位、品牌定位、用户群体、竞争策略、成本控制、技术水平、专利技术、渠道策略、股东需求等等一切影响价格的因素,企业都必须进行统筹考虑,精心决策。而影响企业定价主要因素分为市场需求及变化、市场竞争状况、政府及利益相关者的干预程度、商品属性以及企业状况。仅仅凭借原材料短期价格波动就随意调价是不科学的。企业在不同阶段应有不同的战略安排,跟据不同的目的采取更有利于目标达成的方向选择定价方法和定价策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地板产品在家庭生活支出中占比显著提升,其配置成为家庭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企业得不到持续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那么,企业缺乏发展后劲,其高水平的研发就如同缘木求鱼。所以地板企业在定价方面可更多地应该考虑需求导向和竞争导向之战略需要,成本导向沦为其次。

产品定价透明化 助力地板企业打造“诚信”形象


“明码实价”助力企业打造“诚信”形象

地板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名目繁多的促销活动纷至沓来,让人应接不暇。促销既给消费者带来了一些实惠,但同时折扣价格的混乱局面更是令消费者看不懂、猜不透。为了打破这种现状,已经有商场联合全场厂商改变定价现状,打破价格战的坚冰,全面推进“明折明扣”,以更加透明化的定价模式销售,致力在客户的心目中建立诚信和忠诚度,做好良好的品牌形象。

业内人士表示,“明码实价”这一举措将使得卖场的价格体系更加透明,实现商品价格一步到位。消费者将得益于更加“透明、诚信、公平”的消费环境,传统促销模式的“口水战”将不复存在,顾客可以不用再费口舌和店员在”漫天要价”和“坐地还钱“中争得面红耳赤了。一次性到位的价格将带给消费者最大实惠,放心消费,企业“诚信”形象将深入人心。

诚信经营促进品牌形象建立

中国一直宣扬的传统美德中,就有诚实守信一词,对于地板企业来说,诚信同样重要。地板企业只有始终坚持诚信经营,不虚高标价,才能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获得消费者的信赖,消费者才会对企业产生信任感。在当今这个社会,消费者对于多变的消费只会选择自己信任的品牌产品,因此,地板企业只有坚持诚信经营,在产品定价上秉持可观、公正的态度,才能获得消费者的信赖,从而促进品牌形象的建立和企业的长远发展。

地板企业要想获得一份长久地保障,必然要重视市场需求,将消费者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将市场上发生的问题一一击破,还消费者以信任感。只有这样,地板企业才能在和谐,信任的消费环境中得到发展。

地板市场中的价格乱象由来已久,地板企业想要得到长远发展,就必须在市场中建立稳定的价格导向,诚信经营,打造诚信品牌形象。

深化落实服务策略 地板企业提供消费“定心丸”


以顾客需求为中心

传统行业中的地板行业不同于单纯提供服务的服务行业,其传统产品——地板,混淆了企业决策者和营销者的视线,使服务沦为产品销售的噱头。以销售产品为目而提供的服务,决定了此服务更多是从产品销售的角度去思考并提供的,间接也就限定了服务的标准和执行效果。

地板企业要意识到,真正的服务,是以顾客需求为中心,不仅着眼于售后维修、投诉解答等关于产品的需求,而且要关心顾客的点滴需求,像卖场中的一杯水,方便顾客记录产品信息的纸笔等等。

深化落实服务策略

我国地板行业服务意识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萌芽到普及的过程。在服务上,各个厂商使用的基本都是跟随策略——跟随行业领导者的服务模式,甚者全盘抄袭模仿。地板企业间服务的抄袭与效仿,将服务推向了形式化,模仿者无意追究行业领导者推行的这一项服务究竟能为顾客带来多少便利,只求“你有我也有,大家全都有”。

事实上,地板企业应当将服务策略深化落实,细节做到完美,而非流于形式。只有当地板企业提供的服务是真正产生于顾客的需求,这样的服务才能让地板企业获益匪浅。

提高服务人员的素质

无论是哪一个行业的服务,承担服务的工作人员始终是服务营销中的重中之重。服务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了所提供服务的品质、成本、效果和提升空间。地板企业不能迫于竞争而提出“服务加磅承诺”,以降低质量的形式提供服务,需要考虑自身在服务运作方面的成本和负荷。

同时,地板企业还需考虑服务输出的品质以及服务的连续性、可追溯性。与其喊出做不到的服务口号,不如在现有服务项目内优化客户的体验,从而使得地板品牌自身的美誉度登上新的台阶。

进入买方市场时代 地板企业需转换营销策略


从买方市场出发转换营销策略

买方市场,是指供给大于需求、商品价格有下降趋势,买方在交易上处于有利地位的市场趋势。众所周知,当下的地板市场消费者早已占据主导地位,地板市场利润不断缩水,产品供给远远超出市场所能容纳的数量。

曾经,地板企业或许还能凭借着自己的市场优势,不顾消费者的需求将自己的产品销售出去,但如今这已不可能。地板企业必须要改变自己的发展战略,将消费者的需求放在首位,才能迎合其需求赢得获利空间。

了解消费者需求提升地板产品服务

竞争激烈的地板市场上,如若地板企业要脱颖而出,除了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与性能,还需增强相应的配套服务,增加地板产品的体验感。近期,圣象地板推出一款三层实木地板非洲乌金木,光脚踩在地板上,让人体会到肌肤之亲的触觉。圣象历来独特的营销创意往往能带给顾客不俗的体验。

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消费主体,在购买家具产品时,注重商家提供的服务与体验,地板企业通过一场好的策划,确保产品能够在消费者心中掀起一阵涟漪,也就能够赢得关注。有了关注度,自然就有了愿意买单的客户。当然,在销售进程中,消费者能够获得的利益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在买方市场,消费者有权利选择到底要不要买你的产品。如果你带给消费者的服务远比其他企业多,那么消费者自然会更倾向于服务更好的一方。

消费者的需求是企业能够继续发展的动力,只有充分考虑消费者的权益,企业才能获得更多的支持。总而言之,在买方市场,地板企业只有把消费者放在心上,才能获得长远发展。

信息时代 地板企业三大宣传策略


地板企业宣传要满足消费需求

地板品牌的定位逐渐清晰,然而还有很多企业仅仅停留在产品性能上。事实上,有时消费者购买某品牌的地板产品时,不仅要获得产品的某种功能,更重要的是想通过品牌表达自己的价值主张,展示自己的生活方式。如果企业在品牌定位时忽略了这一点,一味强调产品的属性和功能,不能满足消费者心理上的更多需求,就会渐渐被市场所淘汰。

地板企业宣传需抓住消费热点

地板企业若要借助新媒体来进行营销,自然也要把握住“痛点”。在做出各类传播事件时,地板企业需要挖掘行业内外所存在的共同话题或者大众所普遍关注的话题,唯有针对消费者关注的热点做出对应的举措才最具传播价值。尽管说话题只是一个切入点,但直击痛点的话题便是一个利器,而直击痛点的产品则最终保证了传播效果。

地板企业宣传要追求好的创意

地板企业要学会找到自身品牌的引爆点,打出适合自己且具有创意的广告语。在当今的地板行业,不可否认,每家企业都想做好自己的品牌。因为大家都知道,想要被消费者记住,就必须要有跟其他品牌有不同之处。但是,真正将自己品牌理念打入消费者心中的又是寥寥,因为缺少了能被消费一眼就牢记的广告创意。笔者认为要想寻找一个好的创意,且又要符合自己品牌理念,的确不容易。但是,这样的广告语能被消费者牢记的因素在于智慧,而不是用钱砸!

总而言之,对于地板企业来说,要想激烈竞争中树立好地板品牌,在推广资金有限的基础上,做好宣传投放和市场,就得做好上述工作,才能实现宣传推广最大化的目标。

占领农村市场 地板企业"下乡"三策略


第一:赢关键人士支持,打造品牌口碑

由于在地理位置上较为分散的状态,农村群体相对而言和主流趋势分离开来。但是农村消费群体之间却显得更加紧密,群体内部彼此之间在很大程度上都有些关系。因此,这也让内部社区的信息传播变得十分关键。

制造良好的口碑营销,尤其是利用一些有威信的当地资源,这一点和大众媒体广告一样关键。因此,对于地板营销者而言,了解农村消费群体的内部关系以及利用对当地言论有影响力的人士,这对于帮助农村消费群体接受品牌以及传播品牌具有重要的作用。赢得关键意见领袖的支持是渗入农村消费群体的关键。

第二:善于利用媒体宣传,广而告之

在农村市场,对于地板营销者来说主要的挑战来自于受众企及度,而不是引起受众的注意。不像城市消费者面对那么多的媒体扩散渠道,农村消费者面对的是关注力稀缺。因此,在向农村消费群体进行品牌传播时重要的是媒体进入。

虽然电视的渗入度正在增大(而且城市目标群体会波及影响到农村消费者),但在许多地板市场上并没有专门的、有效的农村渠道。然而,从另一个方面讲,地板品牌信息传播一旦真正企及受众,农村消费者比城市消费者对于广告的接受度更高。

许多地板营销者会使用宣传车,以及使用轻便的信息传播工具(比如视听展览和现场展示等),他们把宣传车开到较偏僻的农村地区以企及那些较为分散的群体。

第三:营销活动因时制宜,因人而异

农村市场的一个独特的特点是需求的季节性。由于主要是以农业为主,农村的收入往往偏向一年中的几个月(收割期后),因此需求(尤其是对于高价值商品的需求)具有很大的季节性-主要集中在一年中的一两个季节上。因此很重要的一点是,地板营销者必须将他们的营销活动焦中在这段需求高峰期,在需求高峰期集中开展营销活动而不是将营销活动分散在一年的多个时间段,这是农村市场不同于城市市场的地方。

农村消费群体的娱乐性选择有限,这一点有利于地板商家营销。地板商家通过创造一些更有趣的交流方式就可以实现更大程度的观众参与。以一种很有趣的方式对品牌信息进行包装,不仅能在交流过程中带动更多的观众参与,而且,如果计划得当的话,能够提高农村消费群体对品牌信息的了解度和关注度。

转变思维方式 地板企业实施竞合策略创双赢


放下戒备,资源共享

地板企业要“竞合”,就需要学会资源共享,否则是没办法达到其他企业“借力”的效果的。但是,受传统发展思维中竞争意识的影响,几乎百分之百的企业在发展中都习惯了对竞争对手持有一种敌对的态度,在市场的竞争中也难免会存在各种争斗;在传统发展思维中,将企业的技术、人员等资源进行共享是企业讳莫如深的事情。因此,地板企业要进行竞合发展,要在发展中实现竞合共赢,决策者乃至企业员工必须首先打破传统的思维惯性,敢于进行技术、渠道甚至是人员等各方面资源的有效共享,并且要求合作的企业之间做到心无芥蒂、相互信任。对于地板企业领导者而言,这无疑是竞合的最大阻碍,也是竞合能否成功的关键点所在。

真诚相待,有效借力

一直以来,地板行业的“发展混乱”是有目共睹的。在混乱发展和无序的竞争中,很多企业都通过一种虚夸的方式来衬托自己的实力,没办法做到坦诚。这甚至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要实现企业的竞合,就要求参与其中的企业至少在合作的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以真实实力相待,并且实实在在进行这些方面资源的分享;只有这样,企业间才能互相信任和有效借力,从而实现竞合发展。

获取自己所需,勿阻碍他人

竞合并不是简单的经验交流,要实现共同借力,地板企业在发展中就必须进行技术、人员、设备等方面资源的共同利用和统一管理,就必须相对于互相独立的企业设立相应的管理团队和执行团队。因此在竞合的过程中,企业的一些决策或者发展势必要受到其他企业的制衡,也要受到联盟组织的制衡。因此,地板企业在发展中,就必须进行发展模式的转变,既要从竞合中获得自己所需,又不能成为其他合作企业发展的障碍。这是企业能否成功“竞合”的难点所在。

所谓竞合战略,是竞争与合作有机融合的统一体,既表现为某种程度的竞争,同时又表现出一定的合作。这是对传统竞争理论的重大修正,其核心思想主要体现在创造价值与争夺价值两个方面,就是要求所有参与者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共同把蛋糕做大,最终都分得更大的利益。值得一提的是,竞合并非说企业之间通过竞合之后就不存在竞争了,“集体利益”当然要考虑,但是在竞合过程中,企业依然要为获取发展的“外力”而进行有效的博弈。另外,对于企业的核心机密,也必须有相应的保护意识和措施。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