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一:自己设计的地板产品想当然认为会获得法律保护

地板产品设计体现在外在的形状及图案,通过线条的调整及美化实现地板产品的设计特色。这种地板产品的设计所享有的知识产权并非设计完成即可产生,需要向国家知识产权申请取得外观设计专利权才能获得知识产权保护。因此,一些地板企业认为自己设计的地板产品必然获得法律保护是误区。

误区二:委托他人设计的地板产品想当然认为是自己的

国内一些地板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所生产的地板产品是委托第三方设计公司设计的地板产品。在委托之时,关于设计成果权利归属约定不明。一些地板企业想当然认为,既然是我委托你设计的,那么设计完成的地板产品成果必然归我,这也存在误区。基于我国法律规定,委托人委托受委托人完成的技术设计,如双方没有明确约定的,相关知识成果的权利归属于受委托人,委托人仅享有使用的权利。因此,地板企业在委托第三设计地板产品时,应在委托协议中明确约定设计完成的地板产品的知识成果权利归属于委托方,这样可以避免后续存在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误区三:发生地板产品仿冒的情况下想当然认为自己会赢

中国当前地板仿冒较为普遍,但发生仿冒并不必然可以获得法律保护,获得法律保护的前提是地板企业享有地板产品的外观设计专利权,即取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外观设计专利证书,且在有效期十年内。另外至关重要的一点是不属于现有设计,即在该专利申请日前没有相同或实质相同的设计被公开。专利权受保护的前提是在先设计,如果维权的专利属于现有设计或不在有效期内,则即使发生仿冒也不能获得法律保护。所以,一些地板企业认为发生仿冒必然获得保护是误区。

受国内社会环境的影响,当前,很多地板企业对知识产权的认知并不全面。对地板企业来说,能够走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是好事,但也要找到正常的方法来保护自身的劳动成果,以免辛辛苦苦一辈子,却为他人做嫁衣。

延伸阅读

盘点地板企业营销策略四大常见误区


概念式营销引发消费者关注

所谓概念营销,是指企业将市场需求趋势转化为产品项目开发的同时,利用说服与促销,提供近期的消费走向及其相应的产品信息,引起消费者关注与认同,并唤起消费者对新产品期待的一种营销观念或策略。近年来,随着环保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许多地板商家都开始宣传地板的环保性。然对于部分地板企业而言,很多时候并不是技术上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而是通过嫁接、配套品的搭配来强撑。

迎合粉丝需求代言明星形象不符

随着粉丝时代的的来临,不少地板企业窥见商机,企图通过明星代言为自己的品牌造势。想要提高自身影响力,找与自己地板品牌“气质”符合的代言人无可厚非。但部分地板企业找代言人时忽略了要传递给消费者消费理念。有的企业形象诉求于温馨、家庭,却偏偏找一个未婚的外国明星,最终花费几百万,只能在开业当天博得一个火热场面,企业也因代言的巨额费用导致资金链断裂,最终走向衰败。

随意捆绑销售出现合作瓶颈

捆绑销售本身是一个极好的营销方式,能使得两种产品、品牌优势互融,以达到“1+12”的效果。然而部分地板行业只学其形不学其神,只是将产品随意地“捆绑”在一起,以达到吸引目光的目的,并无实质性的进展。或是刚开始未能良好沟通,导致后期理念向左,出现合作瓶颈。

低价竞争饥饿营销只为投机取巧

随着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一些地板企业为了达到盈利目的,有时会打价格战。反而在最基础的质量上不下狠功夫。更有甚者安排内部人员抢购,看上去深谙“饥饿营销”,实则投机取巧。从表面上看,消费者确实得到不小的实惠,节省了资源,但是深思之下,就会发现其中可能蕴含的猫腻。低价竞争不仅于消费者无利,更扰乱了地板市场的正常秩序,是地板企业与消费者都应严格抵制的。

错误的营销策略除了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之外,企业还会花费大量的时间与金钱,这样是不利于门窗企业的长远发展的。企业需要找准正确的营销方法,方可在未来走得更加长远。

适应互联网时代市场节奏 地板企业需革新而行


变革发展,摆脱传统制造业桎梏

中国是全球木制品加工大国,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地板这一传统制造业也历经了高速增长至低速换挡的转型阶段,用当下热门的词汇来讲是“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调整期。有部分行业人指出,未来地板企业的发展必然是围绕优化、绿色、高效等而延伸的,而要实现这一改革,地板企业可依靠“互联网技术”,如能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它所能衍生出的可能性将是任何时代所无法比拟的。

近两年来,不少地板企业在互联网上的探索和产品的深度研发上下足了功夫,以适应互联网时代市场节奏。可以看出,地板行业已逐渐脱离传统制造业的桎梏,寻求新的变革发展,也将形成新的市场格局。

市场多变,踏实做好产品是王道

这几年,在互联网的浪潮中,高举拥抱互联网的地板企业很多,但真正落地的企业却很少,拥抱互联网需要企业下定决心,从内突破自身,利用互联网力求自我变革,才能让网络经济和实体经济完美结合。对于实体经济来说,顺势而为拥抱互联网是与时俱进,但最主要的还是做好产品,这是实体企业的基石。

然而,在大刀阔斧开辟市场的同时,企业难免后顾无暇,甚至出现后院起火的现象,特别是地板企业,在渠道多样化拓展的同时,更要做好产品,一旦产品链出现质量问题或者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情况,将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在多变的市场中,地板企业可以跨界、可以多渠道整合,但老老实实做产品才是正道。

要适应互联网时代市场节奏,地板企业首先要冲突传统思维的束缚。与此同时,市场发展中,行业的发展也将会对企业产生微妙的影响,因此,对于地板企业而言,各扫门前雪的做法并不可取。若能与同行间互帮互助,建立共赢同创的市场环境,对企业的发展也是极为有益的。

打击假冒商标犯罪 橱柜企业也需加强专利意识


行业问题众多橱柜企业需加强专利意识

随着各行各业打假维权及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提升,打假维权案件一经传播就引发了众多关注。从企业被曝出的问题可以看出,一方面是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在产品的研发制造和生产中没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生产;但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整个行业发展中的问题:国家标准的缺失、检测认证体系不完善、市场混乱、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当然,也不排除部分橱柜品牌缺乏自主专利,盲目抄袭所致。

消费者购买橱柜产品,除了是对样式、材质的喜爱,也是对品牌内涵和制作工艺的认可,更多的是对安心与健康的向往。山寨品势必为了追求利益以次充好,极可能带来甲醛超标等安全隐患,在质量上也无法达到相关标准,一旦出现问题,根本没有售后保障。正品出手对仿冒者进行还击,其实并不在于给某几件产品正名,更深层的用意在于,让更多人意识到,橱柜行业应该对专利权的保护有更深刻的认识,开发专利、自主设计才是良性竞争的王道。

国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保障橱柜企业权益

从前,橱柜企业在面临侵权问题时,由于流程繁复冗杂、投入时间和金钱太多,被抄袭的橱柜品牌往往选择“放弃”。因此,我国橱柜品牌企业既要付出巨额的科研投入、设备升级、宣传推广费用,又要投入巨额财力打击假冒产品。很多橱柜品牌企业都非常担忧目前司法保护知识产权力度不足、假冒产品横行、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执法力度不强。长此以往,由于打击力度不足,品牌企业终将因利润低微、科研投入不足被拖垮,成为“劣币驱逐良币”的悲剧故事,国内众多知名品牌企业不同程度地深受其害,这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强国建设十分不利。

如今,随着我国明确将知识产权的十三五规划纳入到了国家十三五的重点专项规划当中,这也是知识产权的规划第一次进入到国家的重点专项规划。国家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及相关法律的完善,促使一些被侵权的橱柜企业纷纷拿起法律武器开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由此,相信橱柜企业的维权之路将平坦不少。

文章推荐